藏书羊肉怎么做的(藏书羊肉,冬天里的一把火)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羊技术 243

钱梦婷


回苏州老家探亲,妹妹两口子带着我去吃地标性美食——藏书 羊肉。冬天吃羊肉,属时令进补,能找到一种秋裤都不用穿的仪式感,这种活法太豪横了,所以,我们的羊肉进补之行说走就走。

是什么样的神仙小店,能承载我们心中的向往?

我们去了一家叫老清泰的藏书羊肉店,扑面而来的只有热气、香气,没有羊肉特有的膻气,于是在带着包浆和划痕的桌子旁坐下来。

在此之前,我去宁夏旅游,吃过滩羊,是烤全羊,满盘子的调料盖着羊肉,深入羊肉肌理,跳入食客味蕾,麻辣鲜香,吃着爽快,然而,穿过的衣服,也会带走经久不散的羊膻味,不经意的,就会让旁人打一个喷嚏。

藏书羊肉怎么做的(藏书羊肉,冬天里的一把火)

我们点了一道羊肉汤,一道羊肉糕,一道白切羊肉,一个羊杂白菜粉丝锅仔。等菜之际,妹夫就开始讲述藏苏羊肉的来历。

位于太湖之滨的藏书镇,因为西汉朱买臣而得名。朱买臣是一位贫苦农人,爱读书,放羊时,因为埋头读书,使羊走丢,其妻生气。每当妻子来山坡查看放羊情况时,他就把书藏起来,等妻子走了才读。后面,朱买臣成为会稽太守,他所在的地方得名为“藏书镇”。藏书镇邻近太湖,有山名穹窿,泉水淙淙,草木茂盛,山羊肥美,清末时期,山羊肉作为美食进城,苏州大街小巷兴起多家“羊作”,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牛杂店一样。后面经过变迁,才叫了“藏书羊肉”。

藏书羊肉的烹调手法中,名气最高的,是羊肉汤,它与单县羊汤、海拉尔羊汤、简阳羊汤,并称为“中国四大羊汤”。藏书羊汤的最独特之处,在于用“杉木桶”熬炖,先将大块羊肉煮出浮沫,捞出洗净,再回桶熬炖,羊肉要连羊肚、羊肝一起炖,直到羊肉能用筷子插通而不烂,汤汁呈乳白色方可出锅。熬炖时,羊肉码在最下层,羊肚其次,羊肝在最上层,时间要2个小时左右。选用的羊,以二龄为佳。

藏书羊肉怎么做的(藏书羊肉,冬天里的一把火)

苏州人烹调食物讲究一个精细,唯有对羊肉烹调讲究一个简单粗暴,大块炖肉不说,给的调料也只有一种:盐。汤清而不膻,喝一口,鲜美滋润,三天喝一次,妙不可言。羊汤浓香四溢,乳白鲜美,女人能喝出“美人脸”,容光焕发,男人喝了滋补肾气,仪表堂堂。现在也有店家,用钢精桶炖羊肉汤,外面套一层木桶,从心理上就感觉欠缺了传统风味。

如果说,烹调藏苏羊肉的秘方就是采用杉木桶,就是用盐,这肯定是不够的。藏书羊肉最大的加工特色,是去除了它的膻味,并不是它与生俱来没有膻味。而木桶,是以用了百年的杉木桶为佳。

为了迎合不同食客的口味,羊肉店的老板都会自制辣酱,方便食客醮食。羊汤鲜美、羊杂鲜嫩、羊肉清香,你要觉得不够劲,醮辣酱好了,入口即能体验什么叫冬天里的一把火,立刻四肢通泰,有一瞬间找到了霸道总裁的感觉。

据了解,随着名气的提高,藏书镇当地的羊肉供不应求,旺季时,各餐馆有八成的“藏苏羊肉”采用的是从山东、河南等地运来的北方山羊。藏书羊肉出名的是它的烹调方法,不是指一定要采用藏书镇养大的羊。“藏书羊肉很有名,藏书羊肉吃不到。”就成了食客间的趣话。

我们吃的藏书羊肉,每斤要110元。山羊是吃草长大的,爬山爬坡,筋骨健壮,营养高,还要从远处运来,身价自然不菲。

始于藏苏,终于北方,这是在吃完藏苏羊肉以后最意外的发现,但是,我们欣然接受。

术业有专攻,这本身就很叫人敬佩。

(1265字)

藏书羊肉怎么做的(藏书羊肉,冬天里的一把火)

标签: 藏书羊肉怎么做的 藏书羊肉的正宗做法 藏书羊肉啥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