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夫,我这个病需要多少疗程?”
医疗上对某些疾病所规定的连续治疗的一段时间叫做一个疗程,比如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抑酸药物的疗程通常为4-6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程通常为1-2周。那么,服用中药也有疗程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个体化诊疗特色,随着疾病证候的演变,诊疗方案也相应发生改变。因此,中医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疗程”,而是随病情和治法“随证治之”,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更有针对性的疗效。
比如《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说“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即服用具有清泻效果的汤药,达到了通腑泄热的效果即可,不必服用完所有已熬的汤药。
一般来说,外感热病需要勤调方,由于外感病变化迅速,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一日数次对症调方。而内伤杂病的病机本质改变较慢,在临床症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以1-2周调一次处方为宜。
二、“大夫,我不想喝汤药,可不可以给我开点中成药?”
中成药有具有质量标准稳定、携带服用方便的优势。病情轻、病机单一的疾病,可以选择中成药。比如外感风热,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者可以选择银翘解毒丸。临床表现符合某成药汤证的,比如患者具有口苦、咽干、目眩的表现,可以选择小柴胡颗粒。急救时也可选择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通关散、紫金锭等。
对于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复杂的疾病,则应寻求中医师的专业辨证论治,这时往往使用的是中药汤剂。“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中药汤剂较之成药丸剂,具有取效迅捷的优势。同时,中药汤剂秉承辨证论治、“一人一时一方”,较之简便而“千人一方”的成药,更加具有个体化诊治的优势,疗效更佳。此外,对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更加适合用辨证论治的汤剂治疗。
【本期专家】
李涵,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五部部长,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在站博士后。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标签: 疗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中医按疗程治疗重要性 中医讲一个疗程是什么意思 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