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疫情让很多人有大把的时间“玩弄”食材,对食材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通过各种买菜APP采购食材,缺少了菜场的烟火气,多了几分精致感。码齐的蔬菜透过保鲜膜,看上去更加的鲜艳,对于平时很少下厨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食材这么鲜艳,别是被染过色吧?”“食物怎么水泡就掉色了,颜色是染上去的吗?”
可能你对食物掉色这件事有什么误解,今天就来聊一聊。
首先科普下食物颜色是怎么来的?
食物各种各样的颜色,源自于存在不同的天然色素。
最常见的天然色素分为4大类——
1、四吡咯色素,包括血红素和叶绿素,是自然界中存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色素。
2、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一些呈现黄色橙红的食物中通常含有大量这种色素,如胡萝卜、柑橘、红薯等。
3、多酚类色素,如花青素,在化学上属于类黄酮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通常为紫色、蓝色、红色,颜色越深的食物中花青素含量就越丰富。广泛存在于桑葚、草莓、蓝莓、樱桃、杨梅、紫甘蓝、紫薯等食物中。
4、甜菜色素,包括甜菜红素和甜菜色质等,只在少数食物中存在。
虽然都是天然色素,但它们有的稳定,有的不稳定,直接决定食物是否会“掉色”。
食物掉色揭秘真相
食物之所以掉色,是因为色素往往存留在植物细胞之中,有些不宜溶于水,有些易溶于水。
当我们把食物浸泡在水中,假如食物中的色素恰好易溶于水,我们就会发现——水被食物染色了。所谓掉色,掉的就是水溶性植物色素。
遇水容易“掉色”的食物大概有以下几类:
1、黑米、桑葚
这两种食物虽然差别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点——清洗时,常常都会洗出一盆紫红色的“脏水”。
这也常常让人怀疑,它们是不是被染色了。
黑米和桑葚中含有的色素是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色素。当清洗这两种食物时,色素溶于水中,我们就会看到水变色了。颜色的深浅,则和水温、浸泡时长等因素有关。
类似的,黑豆、紫甘蓝清洗时偶尔也会掉色,原因也是其中含有的花青素。
2、紫薯
紫薯中的色素同样是花青素。
因为清洗烹调方式,我们很少会怀疑紫薯是染色的。但吃紫薯时,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咬一口紫薯,再咬一口馒头或鸡蛋,会留下了一个蓝绿色的牙印,难道是紫薯坏了?
这个问题与花青素的稳定性有关。在中性环境下,花青素呈现紫色,当环境pH值升高呈碱性时,花青素就会变为蓝色。当在酸性环境中,花青素会变红。
提醒大家,做紫薯粥时,不妨在粥中滴几滴白醋,防止一不小心,粥变为蓝绿色影响食欲。
3、黑芝麻
黑芝麻的色素比较特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查明它的确切结构。
正常的黑芝麻,浸泡在水中时会微微掉色。如果泡出的水太黑,可能就是染过色的黑芝麻。
4、草莓
草莓中的色素,一样也是花青素。由于草莓中环境呈酸性,花青素也呈现出红色。
不过,草莓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表皮细胞,在破损之前,很难释放出内部的花青素。那些声称洗草莓洗出红水的同学,估计是用力用大了。
有人做过实验,无破损的草莓和破损后的草莓,只有后者染红了杯中水。
5、圣女果
同样是红色,圣女果一般不会将水染红。
因为圣女果中含有的色素是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不易溶于水的,所以沾上了西红柿汁的衣服很难洗,炒西红柿后油会变红,同样属于脂溶性色素的还有类胡萝卜素,所以炒胡萝卜之后油会变黄。
不过,还真有某些食物,被查出过染色。下面这些食物要注意!
颜色过于鲜艳的干海带
正常的干海带应该呈现黄褐色。
表皮发红的橘子
不良商贩将桔皮染色,使之显得新鲜。从外观上看,成熟砂糖桔果皮的颜色橙红或橙黄带红,有光泽,色泽非常好看,不需要染色。染了色的桔子,颜色很不自然,用手或湿巾能擦下来,很容易分辨。染色严重的砂糖桔,果蒂也会变成红色,而未染色的果蒂是白绿相间。
颜色过黄的玉米馒头
玉米粉制作的食品,外观、口感比较粗糙。而市场上一些“玉米馒头”吃起来感觉不到玉米的香味,而且颜色黄得不真实,可能是染色的。
加色素的馒头如果加水浸泡一般就会掉色,而货真价实的粗粮馒头则不会。
掉色的黄鱼
有些不法商贩把黄姑鱼染色后冒充黄鱼。用白卫生纸擦鱼身,染色的鱼会在纸上留下明显黄色。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食物过于鲜艳或者艳丽就要警觉,正常的食物掉色是天然色素所致,不必恐慌。
标签: 食物染色怎么去除 食物一洗就掉色?是不是有毒了 食物掉色是加了色素吗 有毒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