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395

母亲决定家庭的温度,父亲决定家庭的高度。前面我说过了我的母亲(详见《哦!我的母亲大人》一文),今天说说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八十八岁的老父亲

我父亲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生于赣州一个米商的家庭。

说到我父亲,先介绍一下我的祖父。我的祖父来自江西遂川县双桥乡一个偏僻的乡村。15岁那年,独自来到当时地处“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的赣州拜师学艺、独闯天下。

历经数十载的磨砺,祖父凭借自己的精明勤奋和吃苦耐劳,再加上赣州得天独厚的商贸环境,终于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事业鼎盛时,在当时的赣州商业黄金地段——西津路拥有一大片米铺,乡下有数百亩良田,成了远近有名的米商。

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赣州,祖父呕心沥血奋斗了几十年的财产和店铺基本被焚毁,此时的祖父自感没能力东山再起了,他把良田变现,分给子孙,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托于他们身上。但子孙没一个能担负起这个重任,家道从此败落,到新中国成立时,已一贫如洗。

家道衰败后,我父亲过继给水西秦家当养子,后跟人学艺,学过木匠、篾匠、理发、裁缝、制香等手艺。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当年收养我父亲的秦家宗祠

祖父生有七个儿子,家道殷实时,出钱可以免抽壮丁。家道败落了,没钱了,壮丁的摊派便陆续而来。1947年,父亲的四哥(我的四伯伯)被征丁入伍,送往南昌,南昌解放时,他在那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父亲的五哥(我的五伯伯)被征丁入伍,送往南昌,行至吉安万安县良口时,五伯伯趁押送员不备跃入江中,从小在河边长大的他水性不错,潜游逃回遂川老家,后因伤寒病世。1949年5月,我父亲也摊上了壮丁,与家乡的刘胜、梁传福等人送往福建。

我父亲一行离开家乡的那天,送给别人做童养媳的姑姑(我父亲的妹妹)闻讯追赶到村口,哭着要死要活地要跟他一块走。途中,我父亲在会昌逃跑过一次,抓回时押送官说,再逃就枪毙你。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一九五五年,我父亲从部队回乡探亲在南昌与在那儿工作的妹妹相聚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时隔60多年,2019年,父亲的妹妹(左二)从南昌过赣州来看他。图为在祖上老屋旧址留影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阔别六十多年的兄妹在祖上老屋的旧址前留影

抵达福建明溪县时,民国政府已摇摇欲坠,国军也风声鹤唳。我父亲从兵营潜逃,走至城外,遇到一名打前哨的解放军战士,他见我父亲穿着国军军装又赤手空拳,便问是不是当兵的?我父亲说是,哨兵问去哪?我父亲说,回家。哨兵问,家在哪儿?我父亲回道,江西赣县(当时的赣州城是赣县府的地界)。哨兵说,当年是个闹革命的地方,我们团长当年在那儿呆过,你知道家怎么走吗?我父亲摇了摇头。哨兵说,不知家往哪走,还走什么?跟我去连部吧。

到了连部,连长见我父亲年纪不大、长相机灵,便问,想不想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干革命?我父亲说,只要不打我、不罚我,有口饭吃就行。

就这样,我父亲与刘胜、梁传福等人在福建明溪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一同分配在第29军87师261团二营四连当兵。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刚参加解放军的我父亲

老父亲说,当时的解放军对国军战士真好,只要愿意加入,就照单全收,对不愿加入的,发给路费,让其回家。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我父亲曾用过的军人胸章

闽西北全境解放后,解放大军的重要任务就是剿匪。我父亲随部队参加了当地的剿匪行动,因作战勇敢,荣立二等功一次。

剿匪结束后,连长留我父亲在连部当通信员,没几天,派往营部送信,被营长(山东人)看中,他叫人把我父亲的背包拿到营部;又过几天,营长派我父亲和另一名通信员去团部送信,被团长看中,团长叫人把我父亲的背包送到团警通连警通排。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我父亲先后给三任团长当过警卫员:第一任团长姓杨,江苏扬州人,老红军;第二团长张齐标,福建宁化县,老红军,当年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时,张团长一家被当地土豪返乡团杀害;第三任团长黄文雅(从206团副团长调来),安徽合肥市人,老红军。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当时给团长任通信员的我父亲的留影

我父亲随部队先后转战福建明溪、宁化、清流、莆田、漳州、泉州、惠安、福清、平潭岛等地,随后在平潭岛驻扎。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我父亲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我父亲从小没上过一天学,到了部队才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也学会了断文识字。在部队期间,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入了团、入了党。所以他一生都对部队的培养及战友恋恋不忘,感情深厚。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当年我父亲的留影

1957年,我父亲离开部队回到地方。先后在公安、法院等单位工作过,之后又抽调到多个基层单位搞社会主义教育,简称“社教”。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我父亲的复员证书

我父亲文化程度低,凭朴素的感情和能力做人做事,是非标准也以领导说得为准,对上级的指示和命令,理解的执行,不理解也坚决执行。再加上老父亲耿直的性格,给他在“文革”期间遭人陷害、惨遭毒打埋下了伏笔。

罗素曾说: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我父亲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其中。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后排右二为我的父亲

不久,我父亲所在的一派在文攻武斗中落败。为逃避追杀,他曾奋不顾身地从单位四楼跳下,楼下是市盐业公司一间简易的熬盐伙房,他堕落穿过房顶后,正好砸落在一口熬盐大锅中,强大的冲击把大锅的锅底贯穿,由于铁锅的缓冲,使他幸免于残、于死。之后,他暂时躲藏在水东乡的姑姑家。姑姑虽与我父亲同姓,但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相识还得追溯到一九五八年,当时国家实行干部下乡劳动制,在市法院工作的父亲到姑姑所在的村庄劳动,并分配在姑姑家吃住,时间一长,便以姐弟相称。

在姑姑家呆了半个多月的父亲,准备回老家遂川长期躲藏。他曾劝一位叫刘田润的同事跟自己一块外逃。我父亲说,遂川老家地处偏僻,高山林密,藏入山中,便如泥牛入海,难寻踪迹。但老刘小瞧了人性在狂热之后的残忍和无耻,他说,我只是在运动中站错了队,又没犯什么大罪,大不了关几天、批斗几次,难道还敢把我打死?

刘田润与我父亲是一块从市局下到基层搞“社教”的,他负责的市福利工厂(又称“盲人工厂)员工多是盲人和残疾人,这些平时看上去善良无助的员工,在“文革”的派系斗争中却展现出人性残忍的一面。老刘被抓后当场被群殴致死。第二天,老刘的妻子被通知去太平间认尸,我的母亲陪同前往。在太平间,看见身上仅着一条破烂短裤的老刘,不但五官挪位,而且全身伤痕累累,体无完肤。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回到地方工作的我的父亲

不久,造反派获得了我父亲藏匿地点的线报。这天黎明,一个排的兵力包围了姑姑所在的村庄,准备天一亮就动手抓捕,但被我父亲成功地逃脱。

我父亲逃向地处井冈山脚下的桥头乡片坑村——交通极为不便、原始森林的老家。一路昼宿夜行,饥了吃路边的野果,渴了喝道傍的溪水,到万安时,已几天粒米未进。他饥饿难耐地敲开了一户农舍的家门,老农煮了一大盆米饭,让他饱食一顿,也让他睡了一个白天,晚上,老农的儿子带路,从万安带到几十公里外的遂川高埠。为表示感谢,我父亲把身上仅有的一元送给了这位农民的儿子(2012年,得知这段经历后,我曾与妻开车去万安寻找这户恩家,由于时间隔得太久,父亲又只能说个大概地址,我们最终落空而回)。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一九九三年,我陪老父亲重返遂川老家

逃回老家、藏在深山的父亲,靠伐木烧碳贩卖苟活,不久被人密告被抓,追杀者把他五花大绑地强按地上,铁棒、木棍、板砖和拳脚齐飞,打昏死过去就用冷水浇醒再打。打得体无完肤,鲜血直流,当时腰椎就被打裂,头颅被铁锹拍成重伤(造成他头部终生隐痛,一吹到风或受凉就疼痛不已,一年四季都须戴帽)。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老父亲因伤残,一生都戴着帽子

挺过数次毒打之后,父亲大难不死,追杀者只好把五花大绑的他像畜口一样扔进货车车厢,拉回赣州。老家生产队队长怕我父亲在途中遭遇不测,也跟着一块去赣州。途经赣县茅店乡渡口时,押运人员把我父亲塞进麻袋,拟扔入江中,被司机发现,说了一句:扔江了,回去怎么向支左的解放军交待?生产队长知道后也拼命阻拦,他们只好罢手。

我父亲押回赣州后,投入到代号为“303”的地方关押,这是地处城郊的市财贸干校校园。我父亲进来前,已关了数百人,并按“罪行”和职务大小,分别监押。我父亲抬进来时,监舍里已有十多人,都在排队等待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命运这东西,有时还真的有。我父亲刚进“303”不久,地方就接到了上级关于严禁滥杀的文件和通知,我父亲幸免一死。

在没有治疗条件的关押地,奄奄一息的父亲听说人尿是监狱唯一可以获得的疗伤之药,他恳请同监室的老李(原市冶机厂的工人)每天提供尿液给他喝,喝了三个多月,我父亲身上的创伤特别是伤裂的腰椎骨和脑部的伤口才缓慢地愈合。

不久,我父亲托人从监舍捎话出来,想要一套换洗的衣服。自被抓后,他身上那套染着血迹的衣服一直没替换过。母亲闻讯后,赶紧找人借钱,并到标准钟附近的南新布店凭布票剪了一块蓝色棉布,简称“蓝司令布”,带上我们三个幼小的孩子来到祖上的老屋,找到做裁缝的六大爷,也就是祖父的第六子、我父亲的亲哥哥。母亲之所以带我们去,可能是想让六大爷看在三个幼小孩子的份上,给他深陷牢狱的弟弟免费做一套衣服。但在狂热政治运动的株连迫害下,六大爷见了我们十分冷淡,惟恐躲之不及。一年之后,这块布料又完整地回到我母亲手中。而父亲靠狱友遗弃的衣服艰难地渡过了监舍的春夏秋冬。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老父亲从监狱传话出来,说想孩子,母亲带我们去红卫照相馆照了这张相给他

不久,“303”在押人员分发到信丰、会昌、寻乌、宁都等地的垦殖场劳动改造。我的父亲是最后一批离开“303”的,并押往宁都县琳池垦殖农场,先在三角、后到廖家田。

在垦殖场,我父亲一行与刑事犯是分开监管,但监管和待遇要比刑事犯宽松和好些。

当时农场三角分部有300多名劳动改造的人员,其中干部200多名,学生、工人100多名,都因派性斗争而押往此处劳动改造的。当时的负责人姓李(三角劳改队队长,从市水电处下派来的),还有一事名姓刘的为副手。李队长是吉安人泰和人,看我父亲的伤残没有完全康复,不适合繁重的劳动改造,加上我父亲是吉安人,便私下予以照顾,让他协助看管在押的刑事犯人及场所有关仓库,同时兼做饭弄菜的劳务。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2020年1月,我重返老父亲当年劳教的地方。图为现在的留影。下同

一次,父亲旧伤复发又患伤寒,躺在木板床上几天粒米不进,农场有关人员悄悄地为他准备了后事。但同乡的李干部没有放弃,特别是当他听到我父亲在昏迷之中不停地唠叨家中的妻子和尚幼的孩子,想要活下去的愿望十分强烈时,就尝试用他家乡的偏方给我父亲治疗:即每次用3个孵化已有小鸭但没破壳的鸭蛋隔水燉二个多小时,然后喂我父亲吃。吃过多次之后,我父亲终于死里逃生,并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得以慢慢康复。

李队长看我父亲在公安局干过,考虑到廖家田看管犯人的任务较重,人手罗紧,于是向农场领导提出把我父亲市调到那儿。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当年父亲劳教的地方

我父亲离开了呆了半年的三角农场,调到廖家田农场,负责看管犯人、教他们种田、干农活。当时犯人每天供应的口粮有标准,下地干活的每餐4两米,不干活的三两。犯人常向我父亲反映饿。我父亲向队里领导请示,说仓库里有许多蕃薯堆在那儿,因处理不及时,许多都烂掉了,何不均出些给犯人吃点。队领导听后就让我父亲处理。于是我父亲对犯人们说,只要好好劳动改造,表现好的每餐可以加几根蕃薯。

老父亲说,这些犯人多是小偷小摸,只有极个别犯罪较重,都是父母生的,许多有子有妻,只要教育得好,可以重新做人。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当年父亲曾住过的监舍

当时我父亲一人住在队里的仓库里,里面堆积着众多的鸭蛋和粮食,农场也有许多的鱼塘;附近的田垦、小溪随处可见、伸手可捉野生的黄鳝、泥鳅、甲鱼,现在贵得要命的野生甲鱼当时却便宜得要死,拧到市场上,五角钱一斤也没人要;稻田、山坡的草丛里不时可见垒着蛋的山鸡窝,附近原始森林有流窜的野生动物,但我父亲从没想到弄些来给自己开过小灶,补补羸弱的身体。只有等我母亲每年带弟弟去探望时,他才捕捉些当时不值钱的野味吃。有一年的冬天,母亲从父亲那儿带回一只腊板野鸡,我们蒸熟吃后感觉肉像干柴皮似的,咬起来十分费劲。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当年父亲曾守、住的仓库

1973年,派性斗争进入平和阶段,父亲从劳改农场回家一趟。多年不见父亲,对他的印象已经模糊和陌生。当时我在伙房烧火做饭,他来到我身边叫了我一声小名,我愣是没反应过来他是谁。直到他提醒,我才隐约地记起这就是我多年不见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这张是我第一次与父亲的合影。在他的奔走和帮助下,1979年我上了军校,穿上了军装。

1975年,全国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父亲从宁都押回赣州的“303”严密关押。每个月母亲都会带我们前去探监,有时我也会钻过铁丝网到父亲的牢舍玩耍。“文革”结束后父亲恢复自由和工作。

今天直面这段惨痛的岁月,不是为了铭记苦痛,而是为了反思,不再重犯这样的错误,走这样的弯路!国家如此,个人仍如此。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

这个世上,爱我们最深却又不表达的人,便是父亲。父亲出来后,对我们一直抱有愧疚之心,总是充满自责,认为是他的过错才酿成家庭的不幸和痛苦。为此,他曾一度自虐地工作和生活,并通过省吃俭用、多做家务来弥补他的过错。一九七九年我的高考成绩入围后,正值军校面向地方招生,父亲强烈建议我报考军校,为国效力,以遂他未竟的夙愿。在我20年的军旅生涯中,老父亲不断地给我鼓劲、打气和指导,让我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好好地在部队工作。同时,为了我的大哥,恢复工作不久、又渴望工作的他却早早地退休,让大哥顶他的编进大哥想去的单位。而闲置下来的父亲则在家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做饭、带孩子,操劳一切,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我们的孩子都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他才轻松下来。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父亲经历了许多的苦难和摧残,也为我们付出和透支了许多,他的身体一直羸弱,患有严重的胃溃疡。我们曾担心这些会严重影响和缩短他的寿命。几十年过去,年逾8旬的他,眼不花、耳不聋,每餐能吃下差不多半斤米饭,而且喜欢吃烧红肉,特别喜欢吃糖,身上随时备有冰糖,无事就往口里扔一块。84岁那年,他去体检,除了血压有点高,被打的头颅血管有陈旧性的梗塞外,其它指标对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来说都还不错。老父亲之所以能从艰难的困境和浑身的伤痛中挺过来,无非是他生性乐观、容易满足,生活极其简单和有规律。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如今,父亲老了,我们也年过半百、有家另过,虽说会时不时去看望,但留给他更多的还是孤单和寂寞。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2020年2月疫情期间,我给老父亲送水饺的留影

打牌或打麻将曾一度成父亲每天必修的功课,每天下午1时,他便准时出现老年活动中心,与同年龄段的老人打上几小时。随着岁月的流失,与他一块打牌的老友,如今走得走,瘫得瘫,新来的牌友又嫌他出牌慢,不愿意与他打,父亲也就很少去老年活动中心了。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多年前老父亲与老邻居在一起打牌

为打发寂寞的时光,父亲坚持每天与母亲一道外出步行一个上午,下午就基本上呆在家里,以看电视、拖地、抹家俱等借以打发暮年的时光。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我们不在父亲身边时,他常以电视作伴

从没学过绘画的他,每天会临摹人物和飞禽走兽的画像,虽说临摹的人像头大身小,不成比例,但老父亲乐此不疲。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老父亲在家无事时就学画画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老父亲的书房和写字桌。书桌上的陶瓷公鸡是我从部队送给他的。

一天,见八十八岁的老父亲用笔涂墙上贴着的人名和电话号码,密密麻麻涂了一大遍,便问怎么回事。老父亲说,每当去世一个,便会涂掉一个,如今没剩几个了。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见父亲有些悲情,便给老父亲说了个英国笑话:记者采访一位90多岁的老妇,问她有没有对敌和对手。年轻时十分要强的老妇人笑着说,年轻时倒有不少,也很苦恼,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如今仅剩她一人了。老妇人最说,没有对手的生活颇感孤独和无聊。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老父亲听后笑了。这世界上,没有过不了的难题,只有解不开的心结,没有过不去的经历,只有走不出的自己。

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老父亲过去因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待遇,特别是对曾残害过他的人,曾一度耿耿于怀,但随着岁月的流失,曾伤害过他的人已全部离开了人世,此时的他虽然早已对往事释怀,但看到熟悉的人一个一个地减少、离开,现又颇感寂寥和茫然,失去了往日的那份执著和热情。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学着放下的过程。很多事,经历过后,回头再看,那些越是放不下的东西,也往往对你伤害越深。

父亲是世界上最严肃的那个人,也是最孤独的那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难懂的人就是父亲,很难有另外一种角色像父亲一样了。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哦我的老父亲)

我的真正成熟,就是从接纳父亲的平凡那一刻开始的。尽管父亲没当过大官、赚过大钱,他的一生平平淡淡,多数时间又是在痛苦和曲折中度过,但他却有着良好的品质、豁达的胸怀、坚韧的意志。在我心中,父亲是强者,是孝子,是慈父。通过他,我学会了在狂热之中按兵不动,在巨大诱惑面前不忘初心;通过他,我学会了坚强和不屈,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都不会轻易倒下;通过他,我学会了容得下生命的缺憾,经得起世事的颠簸,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和困难,都应乐观面对,关爱家人,热爱生活。

标签: 我的老父亲那首歌叫啥来着 我的老父亲下一句是什么 我的老父亲范文 来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