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2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七月骄阳如火,你的城市气温有多高?是不是已经热浪滚滚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气象机构发出高温预警,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纷纷表示:可以解放了!这种想法是对是错?

一些病友认为:秋冬季气温较低,人体可能会因为寒冷而发病但夏天温度越高,发生心血管病发的概率就越低。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更是会选择在夏天停止使用抗血小板、降血压的药物。

专家提醒,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夏天并不是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期,如果在夏天放松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由此将会使得心血管疾病突发的概率大大增加。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GBD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织2019年的调查结果指出,自1990年到2019年间,全球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了约600万人,因此死亡的人数增加了约1400万人,其中大多数死亡的案例都是在夏季。

夏天为何成了心血管死亡的高发期?

酷暑的危害

在彻底了解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人体的“体温系统”。

人的恒定体温是在37℃上下,皮肤的正常体温是在33℃左右,这4℃的温度差就是人体机能的神奇之处,身体靠着这个温度差能够将体内被排除掉的热量向皮肤传送,再经过皮肤的蒸发散发到体外,以此来保持我们体温的恒定和身体的健康

有研究表明,一旦人体处于39℃以上的环境时,我们皮肤下面的汗腺就会开始超负荷工作,不断地将身体内积攒的热量给散发出去,如果温度持续上升或者没有及时降温,汗腺就会因为疲劳而衰竭造成中暑,最后引发心血管疾病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在了解完高温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基本原理后,我们还应该学会怎么分辨由中暑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形式,以及出现突发情况的应急抢救办法。

最为常见的就是“热射病”,它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有40%到50%。这种情况是由于高温造成了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失了效,体内的热量积攒地越来越多却排不出去,在引发全身多个器官的衰竭后,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

它的发病特征一般是身体抽搐、痉挛,而且持续发热却不出汗。家中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出现“热射病”时,家属一定要持续关注,患者一旦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就应当及时送医。

应急办法:当发现家中的心血管患者因为高温出现“热射病”的症状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其送到阴凉处或者通风处,然后用浇凉水的方式帮助他的身体降温,然后及时送医。切忌自以为是认为这是普通中暑,一旦耽误时间就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除了“热射病”外,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应当在夏季高温防范“热衰竭”,与热射病不同,热衰竭会造成人大量出汗。可这种出汗不是身体在散热降温,而是因为患者在高温下暴露时间过长,汗腺失效后,无休止的出汗导致失水虚脱,最终会造成颅内供血不足、心脏负荷严重导致心衰等后果。

应急办法:热衰竭起病速度很快,一旦发现家中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头晕恶心、血压下降、皮肤湿润等情况,就应当严防患者昏厥,让患者坐在阴凉处饮水来帮助患者血压缓慢恢复。切忌盲目给患者服用升压药物,这种情况下盲目服药很容易增加身体的负担,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是最常见的高温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症状,虽然危害性大,但只要遵照医嘱用药、不在高温环境停留过长时间,是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但是近年来的一些案例表明,由药物引发的中暑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来越高。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这种风险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而且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性比较差。

如果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长期服用抗胆碱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就很有可能出现药源性中暑,由此导致心血管疾病突发

这种情况的致死率极高,因为药源性中暑病情发展速度极快,患者在休克后很快就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肌梗死等情况,因此更需要妥善应对。

应急办法:一旦家中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了药源性中暑,就应当立刻送医!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应该让患者侧卧、同时头部后仰,这就是医学上说的昏迷体位,为的是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以上就是由中暑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几种情况,我们在了解完高温天气对患者可能造成的风险后,还应当掌握以下五种预防措施

一:谨遵医嘱,不要随意停药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更应该关注血压情况,应该定期测量血压,比如以三天或者五天为一个周期,一旦收缩压低于90、舒张压低于60甚至更低,就要及时地去就医了。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体内新陈代谢没有跟上,由此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引起头晕心慌等情况,这就是心血管病发的千兆了,应当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用药,但千万不能自行停药。

如果在出现不适后又不能及时就医,也应当少量服药,绝对不能停用控制心率、调节血脂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本身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二:补充水分,注意少量多次

夏天是出汗较多的季节,而人体一旦缺水,血管内的血液就容易粘稠,适量地补充水分可以降低血液粘稠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但千万要注意的是,不能一次性喝太多的水,大量的水分会造成血容量的急速升高,反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合适的办法是在一天内有计划地喝水补水,使人体的血容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点上。可以选择绿豆、黑豆等豆类煮汤,一是可以补充夏季排汗流失的营养元素,二来这类食物是清热去暑的好利器,还能够滋补身体。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三:心态平和,严防情绪中暑

高温天气会影响人的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给人体带来心理和情绪上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该在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要戒骄戒躁,不要因为怒火攻心而导致血压上升。

一些老年患者已经被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套牢了很多年,认为自己已经无法战胜疾病,这种情绪很容易因为夏季的高温而蔓延滋生,产生急躁心理。

实则不然,在夏季预防心血管疾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适当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四:健康避暑,切忌贪凉饮冷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避暑方式是不健康的,尤其是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中痛痛快快地喝一杯冷饮、睡觉时将空调温度调到最低,这种大幅度的冷热交替会造成毛孔、血管的快速扩张和收缩。

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能这样做,不仅如此,还应当注意不能冲凉水澡,避免凉水的陡然刺激造成血压不稳定;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不能吃过量的冷饮、瓜果,防止血管收缩。

五:适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

适度、合理的运动锻炼,对于降低血压、血脂、血糖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多有诸多好处。运动会造成体内热量从皮肤排出,汗液在带走热量的同时,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发病风险。

夏季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或傍晚时段,同时要避免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期达到最为理想的锻炼效果。

高温诱发心脏病(高温天里男子心脏骤停,气温35心血管崩溃几率飙升)

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应当根据夏天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计划,将全天的节奏放缓,注意保证睡眠,千万注意不能过度劳累。

以上几点就是心血管病人需要在夏天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心血管病人日常饮食上也要注意减少盐分、糖分的摄入,以此预防高血脂、高血压的发展。

结语

临床数据表明,每年的六、七、八月都是心血管疾病发作和导致死亡的高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夏天不是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期,反而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难关”,所以各位更要认真对待。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务必要加强防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用药,以期控制病情。而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就应该在第一时间通知家人,在他们的陪同下就医,防止意外的发生。

标签: 高温诱发心脏病 高温天气对心脏的影响 常温下心脏骤停几秒后出现晕厥 高温 飙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