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又称番薯、甘薯、朱薯、地瓜等,原产于美洲大陆,说到这,不知道大家发现没,美洲大陆特别喜欢高产粮食作物,比如土豆啊、玉米啊、红薯等,其中红薯的起源最早,大约在50万年就已经发现人们栽培的痕迹。而红薯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约在16世纪末明朝时期传入福建等地。
由于红薯曾经解决了大部分人的饥荒问题,所以古人对红薯的喜爱程度极高!除了具有粮食特性外,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果胶、氨基酸、膳食纤维、钾、钙等多种营养物质。不管是烘烤还是清蒸,吃起来都是那么的绵软糯香~但是在甘薯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甘薯严重减产,今天小植就带大家解一下种植红薯时,最易出现的黑斑病应该怎样预防?
一、红薯黑斑病的特性
红薯黑斑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造成红薯烂窖、烂床、死苗的主要原因。该病在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造成危害。传播途径较广,可通过携病种薯、种苗、土壤、病残体、灌溉、雨水、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
1.苗期病症
苗期主要侵染茎基部,表现生长不旺,叶色淡,幼苗可卷缩。病苗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初期上有灰色霉层,后逐渐产生黑色刺毛状物和粉状物。严重时,幼苗呈黑脚状而死,或未出土即烂于土中,种薯变黑腐烂,造成烂床。
2.结薯病症
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中央稍凹陷,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病薯有苦味,不能食用。贮藏期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棱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叶产生刺毛状物。
二、发生病害的规律
①来源: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有的以菌丝体附在种薯上越冬。
②温度:其发病温度最低8℃,最高为35℃,最适为25℃,贮藏期间,感病最适温度为23~27℃。
③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地势低洼、阴湿、土质粘重利于发病。发生轻重与温湿度、土质、甘薯品种以及薯块伤口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三、防治方法
①种薯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3~5分钟后晾干入窖,每千克药液浸种薯10000千克;
②种苗处理: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2500~3000倍液,蘸根深6~10厘米,大概3分钟左右。
③高温育苗:苗床温度提高到35℃左右,利用热力杀死或控制病菌,控制病害、防止腐烂、促使早出苗,提高出苗率。
④高剪苗:离床面5厘米剪苗,甘薯黑斑病一般只危害薯苗白嫩的茎基部,通过高剪苗,可减轻田间发病率,提高薯苗的成活率。
标签: 红薯黑斑病特效药 红薯黑斑病苗期症状 红薯黑斑病主要侵染哪些部位 红薯 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