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126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陈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农业农村(615100)

家畜禽强制免疫过程中不当的疫苗应用与操作方法,以及饲管缺陷等,会导致畜禽产生一系列免疫应激综合症,轻症者可短时间自行恢复,但较严重的病例若无及时有效的救治,会诱发其它杂症,甚至引起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免疫副反应的主要诱导因素,制定相宜的处置措施,最大化降低免疫副反应对畜禽机体的损害,降低免疫应激综合症致死的风险,以保障本场养殖效益。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所谓免疫副反应是指经疫苗接种后,家畜禽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病理反应),较轻微的可经短时间自行恢复,有的经及时救治后缓解并恢复,最顶级的反应就是猝死或在免疫有效期内死亡。临床上一般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一般副反应、严重反应和副反应死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不当的免疫操作所致,只要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和免疫操作规程来进行接种,就能最大化降低畜禽免疫副反应及死亡。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免疫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疫苗质量问题 。包括疫苗包装破损、变质,仍然勉强使用;在疫苗运输、贮存、取用期间冷链不到底,中间断链造成疫苗质变;疫苗取用后,稀释过程掺入其它杂质,或置常温下过久,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疫苗等。这些情况下,注射(或饮水免疫、刺种)疫苗就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反而会令动物产生过敏、少食或绝食、皮肤色变、呼吸及脉搏异常、生理及代谢紊乱等病理反应。

接种操作不当未按规定保存和取用疫苗,疫苗变质、污染或失效;稀释浓度不精确,注射剂量不足或超量;注射部位选择不准确,皮下、皮内、肌肉注射(浅层、深部肌注)混淆不清;未坚持无菌操作规程,导致继发感染;接种人员经验不足,未经视诊检查勉强给不适合接种个体进行免疫,如临产母畜、低龄畜禽(母源抗体干扰期)、发病动物、极度营养不良个体等。

个体不适。 包括“三不打对象(临产母畜、母源抗体保护期幼龄动物、患病动物)”,罹患各种常见病的动物(含免疫抑制疾病),过敏体质动物(注射时见极度紧张、出汗、肌肉震颤、肌肉僵硬等异常反应)。

免疫程序不当。主要就是首免日龄确定不合理,产生母源抗体干扰致使不产生免疫应答;几种互相干扰的疫苗同时接种;不同种疫苗连续接种间隔期不足,产生排斥、干扰。

饲养管理缺陷。免疫期间使用不当的药物、微量元素等,比如抗生素或某些微量元素(含重金属物质)等,即会对疫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养殖环境条件恶化,高温、高湿、污染严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超标)、过度拥挤等;水食供应不足、饲料营养搭配比例不当等;兽医卫生防疫及消毒不严,生物安全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造成动物感染疾病等。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危害性。[衰]被免动物免疫期内出现的注射部位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肢体跛行,体温升高,呼吸加快,恶心呕吐,减食或短暂停食,母畜流产及泌乳减少等病理反应。这种反应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一般不会造成生理功能障碍,无需进行处理,一般24h内可自行恢复正常。[衰]症状较严重、需要及时救治的免疫综合征。大体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反应、精神性反应、变态反应及其他原因不明反应等。如果家畜免疫后出现站立不安、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充血或水肿、肌肉震颤、瘤胃臌气、口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搐、鼻腔出血、孕畜流产(含早产)等为严重副反应;这类反应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发现并进行对症治疗和抢救,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衰]接种后数苗至数分钟内,动物出现倒地猝死,或12-48h内未经救治死亡或经救治无效死亡。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处置方法

规范疫苗管理及使用。 [狗头]严格疫苗选购保证质量,优选有资质的生产企业的产品。[狗头]加强疫苗保管,确保运输、贮存、取用期间一直冷链到底,避免疫苗变质、降效或实效,减少疫苗对畜禽机体的刺激,从而降低免疫副反应发生几率。[狗头]加强疫苗规范管理,严格疫苗保管、领用等制度、程序与记录。在疫苗储藏方面,根据疫苗的种类和相应的贮存条件保管,严防高温和阳光照射,禁止疫苗与任何消毒剂接触,时常检查并记录疫苗贮存冷藏、冷冻情况,确保疫苗贮存环境。在疫苗领用方面,建立台帐,按照疫苗出入库领用程序管理做好记录,务必确保在疫苗有效期内领用。[狗头]做好疫苗启用时的检查,结合当天防疫任务,携带相应类型和数量的疫苗,在实施免疫前,做好疫苗的准备工作。从冷藏(冷冻)箱取出疫苗后,要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检查疫苗外包装是否清洁完好、颜色是否改变、标签是否完整;勿使用有异物、破损等出现异常状况的疫苗;疫苗置常温条件下,充分摇匀后方可使用,避免接种前剧烈振摇疫苗产生气泡并勉强注射;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正确使用稀释液,规范稀释动作;疫苗启封后,一般限在4-5h用完,高温地区使用时间相对缩减。

规范接种操作。 [狗头]把握适宜注射时机,尽量选择气温恒定、凉爽的早(6:00-13:00)、晚(16:00-19:00)进行免疫,避免在暴热、闷热、寒冷或气候突变时进行免疫注射,从而减小气候不适引起的免疫副反应。[狗头]选用适宜注射器及针头,根据畜禽类型、个体大小等选择合适的针头进行注射,以免针头过粗,针头过长等造成对畜禽的不良刺激,诱发免疫副反应。[狗头]严格坚持无菌操作规程,免疫接种相关器械要严格消毒灭菌,注射使用后的针头应与未用过的针头分别放置,不能重复、交叉使用;免疫注射要做到“一家畜禽、一消毒棉球、一针头”,注射后严格实施部位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发炎。[狗头]执行正确的疫苗使用方法,应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准确控制疫苗剂量,找准正确注射部位,因为疫苗过量、错误的注射部位或注射方式等都会对免疫产生不良影响。目前,用于生猪、牛、羊的强制免疫疫苗为肌肉注射。禽流感疫苗多选择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鸡新城疫多以滴鼻或点眼方式免疫。饮水免疫时,应先确定水源的洁净,避免氯制剂、重金属等影响免疫效果。

科学管护。提高当前饲管水平,要注意强制免疫疫苗接种只能针对健康动物,亚健康动物最好不要勉强接种。免疫接种前应定对畜禽圈舍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采光充足的适宜环境条件;选用优质全价饲料,均衡各种营养成份,保证充足的营养,适时适当添加维生素、电解多维、免疫调节剂等,以增强猪群的综合抗病力;推行自繁自养,坚持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尽量满足动物福利待遇等。

应激综合征紧急救治。 疫苗注射后15-20min内,应注意观察被免动物状态,若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肌肉震颤、吐白沫、气喘、倒地不起等),应及时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包括抗惊厥、抗心衰、补充营养物质、排毒利尿等,以尽量减少副反应损失。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乡村兽医大讲堂关于畜禽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标签: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 畜禽免疫系统的组成 畜禽 免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