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国新
瑞普生物专家
生物安全方案
洗、消、检方案
消毒操作标准
注:生产区内各片区宿舍的地面消毒每3天1次,房间烟熏每7天1次。
环境走道、赶猪道管理节点
赶猪道在原则上和其他道路同步,即2天做一次消毒白化,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每天使用的情况,所以针对赶猪道的消毒方案是:只要使用过之后就必须立即做清扫、消毒、白化工作(3%烧碱+2%生石灰);如遇下雨天,则浓度提高至5%。
转群期间的关键点控制
1、转群前采样检测:
1.1待转猪舍及转入猪舍内外环境各准备46个棉签拭子采点90个,合为23份样。如1栋出,1栋进,则需23份待检样本。
1.2赶猪道采样:随机在路经猪舍门口棉签拭子采样,2合1。
1.3猪群随机采样编号,以栏为单位采唾液拭子,采样方案参照:二章1.3节。
2、转群后检测:猪群入舍后第7天,选择病弱猪采唾液拭子待检。
3、道路清扫及消毒白化:转群前后均需彻底清扫道路并做1%烧碱+5%生石灰白化。
4、人员节点控制:主管需设置安全节点,如保育转育肥,保育区人员要把猪赶至固定点由育肥人员接手后即刻返回,并尽量避免人员交叉。其他区域如产房转保育、妊娠转产房均需设置节点把控,虽然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但能保证安全最大化。
疫苗免疫、注射管理、灭鼠
1、1猪1针头,严禁串针,杜绝人为机械传带;
2、育肥疫苗前移至保育,减少育肥免疫频率;
3、停止所有病猪治疗,以口服代替注射给药;
4、全场灭鼠:有效灭鼠的有效评价方式就是在猪舍走道见不到老鼠粪便。
产品配套方案
内环境酸化
猪病学第10版—ASFV病毒在PH值<3.9强酸环境中立刻水解失活
产品:维乐欣
液体酸化剂、复合酸化剂:甲酸、苹果酸、柠檬酸、丙酸等,强效缓冲体系可保持溶解液PH值稳定36小时。
使用
1、确保公母猪群的日常饮水达到酸化条件,使用0.1%维乐欣(复合有机酸),水质PH值达3.45-3.75,确保饮水安全;
2、每日早晨喂母猪料前,先用“0.1%维乐欣”冲洗连通食槽,喂料后保证全天候食槽内酸化水满槽,避免老鼠串舍导致食槽污染并;
3、舍内走道:“0.1%维乐欣”,每日冲洗2次,确保地面无病原。
免疫调节
ASFV:湿热证、血分症
产品:七清败毒颗粒——7味中药古法熬制、性寒凉、清热、燥湿、解毒;爱维安——中药氨基维它、排毒抗应激。
使用:饲料添加
“七清败毒颗粒”连续4个月:公母猪3kg/吨/15天。商品猪1kg/吨/15天
“爱维安”长期添加:全群1kg,提高免疫功能,强化细胞免疫。
结果
第一阶段处理结果
疑似检出率:4.1%,拔除率:6.9%。全程以荧光定量PCR监测结果为指导决策方向,控制局面理想。
8月1日-7日:感染面只局限于商品猪群。
1、快速完成环境采样检测,评估污染范围,完成针对性洗消。
2、清除发病猪群2栋,计1184头。
3、主动淘汰待配后备及重胎母猪,完成阶段性猪群流动限制,保持静默生产运营。
8月8日-15日:受台风洪灾影响,母猪群感染,通过活体筛查,快速拔除,强化消毒及酸化,配合产品方案,确保不出现临床症状。
- 8月11日:保育第3例,死亡1头,无明显表征。鼻拭子检测为阳性,CT值26,当晚整栏及周边4栏拔除,计78头。
- 母猪全群活体筛查,检出1头阳性,37组头疑似。拔除相邻猪共计125头。检出率:4.1%,拔除率:6.9%。
- 水酸化、舍内走道酸化,环境消毒管控执行到位,控制扩散面。
- 育肥舍未出现临床异常,监测未见异常。
第一阶段改善方案——8月11日
1、节点控制方案及执行模式不变。
2、环境监测及整体消毒重做并检测改善(收洪灾影响)
3、育肥进入观察期及病死猪监测为主。
4、重心转向母猪群,重点2合1筛查。
5、全场负压通风保持24小时,能最大限度避免气溶胶舍内传带。
6、结合方案产品:
(1)公母猪:七清败毒颗粒3kg/吨/15天+卡巴匹林钙:500g/吨/5天,1次/月,连续4月。
(3)商品猪:全群添加七清败毒颗粒1kg/吨/15天,1次/月,连续4月。
8月15日起进入第二阶段:观察、筛查、精准拔牙、生物措施及内部管控完善。
第二阶段处理结果
活体疑似检出率下降至,0.7%, 拔除率3%。全程以荧光定量PCR监测结果为指导决策方向,结合产品及系统生物安全策略,检出率直线下降。
8月15日-22日:商品群稳定,种猪群疑似检出及拔除率下降,局面趋于稳定。
种猪群第二轮监测筛查结果:共检出疑似16头,拔除70头 。检出率:0.9%,拔除率:4%。
8月23日-31日:商品群稳定,种猪群疑似检出及拔除率进一步下降。
种猪群第三轮筛查结束:共检出疑似12头,拔除51头。检出率0.7%,拔除率:3.2%。
第二阶段改善方案(8月19日)
针对种猪群—抗非总策略执行细节强化(8项工作):洗、消、酸、干、隔、采、检、拔、三流、灭鼠、转群计划及上报、记录无死角跟踪。
1、8月30日前的生产计划、监测计划安排及落实:具体到人,定岗定位,统筹小组安排全员工作运行确保无干扰及高效率。
2、细节把控:栏舍清洗流程优化:
3、舍内环境酸化及消毒:(1)过硫酸氢钾1:200无死角覆盖消毒3天1换(2)1%戊二醛无死角覆盖消毒3天1换
4、采样:唾液采集避开喂料前后2小时,并同时采集鼻腔液混检,提高准确率。
5、控三流:
- 人流:单栋单人定岗定位,各负其责;
- 车流、物流:保证每趟消毒到位,猪舍门口土壤区块保证白化到位;
6、转群计划及统筹群内上报:
- 严格到1头猪的移位,并作可追溯记录;
- 近7天的大群转动计划及栏位安排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所有前提工作。
7、食槽及走道酸化:1:2000“维乐欣”水酸化,在上午喂料前必须冲刷到位再投料。
8、配种管理:全部停止,待安全度过第二阶段(即8月30日)再考虑启动配种工作。
第三阶段处理结果
活体疑似检出率下降至,0.1%以内 ,拔牙成功。全程以荧光定量PCR监测结果为指导决策方向,结合产品及系统生物安全策略,检出率直线下降。
9月1日-15日:商品群稳定,种猪群稳定,拔牙预判成功。
种猪群第三轮监测筛查结果:共检出疑似8头,拔除14头 。检出率:0.5%,拔除率:0.9%。
9月16日-11月14日:生产全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9月15日开始,检出疑似猪群采取剔出隔离观察的方式处理,每间隔14天复检一次,如有二次检出疑似或阳性,则做剔除处理,最终结果为总共隔出67头,至11月14日,总共剔除2头。
在有效方案原则下拔牙成功的关键因素:人力、组织力、凝聚力、执行力、产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