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区饲养管理目标:(1)每胎产健仔 9.5 头以上;(2)平均 18—21 日龄断奶;(3)仔猪死淘率低于 5%;4)仔猪平均断奶体重不低于 6kg;(5)断奶母猪 10 天内发情率达 80%。
工作(附保健计划)
1、 转入分娩舍的母猪预产前 3 天以上,喂量为 3kg/天,饲喂时要 1kg/次, 分 2—3 次,预产期 3 天以内饲料喂到 1kg/天,分娩 0.5Kg,分娩后以每天增加1kg,直到足量。
2、 接生员要认真观察待产母猪的情况,及待产母猪的征兆。
3、对于待产母猪,准备好干燥的麻袋、毛巾、碘酊、消毒酒、接产工具等, 分娩时要安装好保温灯。
4、 对分娩母猪的处理:
(1) 、母猪分娩时接生员要立即用毛巾擦干仔猪身体及其口腔的粘液,放入保温箱内;
(2) 、剪牙、剪尾(母猪留 1/3、公猪留 2/3、杜洛克公猪全留) 、打耳号、 剪断脐带并扎紧(留脐带约 4cm左右) 、断处擦碘酊,最后注射铁针(1.5~2ml/ 头)
(3)逐头称重并按要求填写生产记录。
5、母猪的处理:
(1) 、观察母猪产后的身体及吃料状况。
(2) 母猪提前预产期一天注射长效抗生素得米先 10ml, 如母猪提前生产, 在分娩时注射,如推迟 2 天还没有生产,在第 3 天注射律胎素,过 12 小时后注射缩宫素,母猪分娩时在注射 10ml 得米先或 3 支配尼霉素。
(3)、对产后无乳母猪,要注射缩宫素来催乳,并考虑寄养仔猪。
(4)、对于产道损伤、乳房炎和产后感染流脓的要及时对症下药处理。
(5)、要时常观察母猪,不要让母猪压伤或压死仔猪。
6、 仔猪补料:
(1)、仔猪在出生后 3 天左右开始补料,补料时观察仔猪的身体健康及吃 料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
(2)、仔猪槽要经常保持干净,加料时每次量要少 6—8 次/天。
(3)、发现仔猪吃不到乳时要及时寄养给其他母猪。
7、对母猪的胎衣、死胎拿到指定地方加以深埋。
8、5—7 天阉割不留做种用的小公猪。
9、检查仔猪的保温灯是否能正常使用,温度是否合适,如否,加以修理和正确处理。
10、把已经用过的废物品放在一处,集中处理。
11、每周每栋要进行一次常规消毒。
12、仔猪保健计划:
1日龄铁针2ml ,7日龄利高霉素 2ml ,18日龄利高霉素3ml,2日龄 口服克利斯汀30~50mg 。
PIC的技术服务人员曾经介绍过这样的经验:助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助产能够减少产仔过程中小猪的死亡,另一方面,没有完整的配种记录,如果这时候助产将会导致弱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升高,更别说成本增加了。仔细检查母猪的妊娠情况及配种记录,然后再决定是否助产,这样才不会影响您的生产效益。
定期评估:实际工作过程中,产房管理人员固有的意识往往很容易变成一种习惯,经常回顾以前的工作过程,问问自己:
1、由您管理的产仔舍,母猪产仔的时间控制是否正常?
2、当人手充裕时,是否允许您安排在工作时间集中产仔?您的目标是将60%-70%的猪只控制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产仔。
关注妊娠:我们不建议随意助产的主要原因是它打乱了母猪的正常生理过程。过早的诱导产仔会直接影响死胎率。PIC母猪的妊娠周期有时会超过116天,因此妊娠115天前PIC不建议助产。
当然,妊娠管理需要准确掌握每头母猪的妊娠期,这本身就不容易做到,妊娠期的长短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1、胎次变化;
2、生产力的变化,如窝产仔数的变化;
3、从妊娠开始时,记录就不准确。如果查情不准,将导致母猪过早配种,或者一头母猪配种三次以上,这样,母猪开始妊娠的时间可能会比实际记录的配种日期晚两天。所以,根据记录,母猪好像该产仔了,但其生理发育实际还不到产仔的时间。
助产对象:很显然,对于比其它母猪产仔时仔猪死亡风险高的母猪,助产是不错的选择。如:高胎次母猪、肥胖母猪以及产程很长的母猪都应该是主要助产对象。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去发现那些高风险母猪,在产仔的时候将他们集中到一起,实施助产,并加强产前的监控频率,这样做可以将死胎率下降2.5%,同时,还可以将活产仔数提高0.8头。
认真收集数据并有效利用:
产仔资料一定要有每头母猪的助产记录,大部分记录系统都很容易做到,同时还应该坚持让产仔记录和配种数据标准化。
然后才可以考虑其他的问题,如助产的母猪是否已接受预产期或在预期的范围之内,这将决定是否能成功引产。
其次,比较助产的和非助产母猪的几个主要生产数据,特别是死胎率和断奶前死亡率。同时,对不同的胎次进行跟踪,特别注意初产母猪产仔。
最后,按天来分析一周的产仔情况,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制定标准的操作程序,决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哪些不需要。
标签: 分娩舍日常工作 分娩舍饲养员 分娩舍工作流程 分娩 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