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四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末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黃帝內經·移精變氣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我们先来看原文∶“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这段话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不是很难,就是通过今昔疗效不同的对比间接的论述了医生治疗疾病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水平的医生治疗疾病之后,患者的疗效是好还是不好?(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是“邪气乃服”,还是“故病未已,新病复起”都不一样,在这里带着大家从头到尾学一遍。
我们先来看这里,“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中古就是在中古时代,我们看到现在的《黄帝内经》的文献是两汉时期的。中古之世还有上古之世,还有暮世都是以汉代作为参考系来进行定义的。按照《黄帝内经》的标准,包括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理念来讲,越上古的东西越厉害。到了中古的就次一等。到了暮世的时候又次了一等。《黄帝内经》也说上古有真人,中古有智人,近世有贤人等等,一层不如一层,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思想,就是继承古人的传统文化,还有古圣先贤的一些思想,还有一些哲学理念以及他们对生命的一些认知。他们就认为越上古,离着现今越遥远,水平就越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从现在来看,我们不管水平高低,我们就现在来看,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黄帝内经》呢?其实就是师古法而不泥于其方,什么意思呢?我们要以古人为师,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很多东西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特别机械的搬过来就照用。现代医学已经发达到科目分的非常细,既然分的很细,很多古人的方法可能无法生搬硬套直接用到现在。
我们可以把古人的方法,还有古人的方法论,他的核心思想掌握了之后,再结合现代的一些医疗技术,新的一些医疗技术和发展的一些前沿,我们给它进行应用,这些技术是什么呢?这些技术都是些具体的一些治疗手段,运用中国古人的思想,用现代的技术进行综合治疗,也是古人思想的一种传承,并不是退后,是一种进步。所以我们学《黄帝内经》也抱有一种思想,就是我们学一段就一定要联系到当今,无论是养生也好,还是临床治病也好,一定要联系到当今的生活中、工作中、临床中进行落实,这样我们才有学习的乐趣、动力,乃至于学习的价值。
前文讲的是上古的治病方法,叫做“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这是上古的,上古的高人叫僦贷季,僦贷季是岐伯的祖师,整个《黄帝内经》的文本基本上就是黄帝和岐伯的对答,岐伯是黄帝之师,是黄帝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老师。岐伯的祖师就是僦贷季,僦贷季就非常厉害了。上古的时候治病非常清晰合理,而且非常有效。中古的时候叫做“至而治之”,就是疾病一发生就进行及时的治疗,也是非常好的。第一个“至”是指的疾病发生,第二个治是指的治疗。
我们再往后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汤液是什么呢?在这个地方的汤液指的就是中药方剂熬成的汤液。在古代中药方剂的组成有草木,所以我们叫本草,就是这些中草药,三百六十多种中草药。我们要是看《神农本草经》就知道,中草药是三百六十种,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是一百二十种。这些中草药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来治疗身体的疾病。还有一种解释,汤液是指的五谷杂粮,粮食熬制成的汤液,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指的用五谷进行发酵,制作成类似清酒之类的液体,这个地方的清酒不是日本清酒,古人的清酒有点类似现在的醪糟。清酒在《神农本草经》,在《伤寒论》里边都有提及。《伤寒论》里边的清酒有点类似南方用米汤进行发酵熬制的醪糟。醪糟的酒精度数非常低,都是十度以内,甚至有的才三四度,这样的汤液进行治病。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是看上下文就知道,汤液在这个地方也是指五谷杂粮熬成的汤。也有指的是酿造的酒。还有一种说法是指的中草药熬制的方剂叫汤。总而言之用汤液治什么病呢?治“八风五痹之病”。八风我们之前也讲过,指的是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一共是八个方面的风。
我们八卦的方位就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叫做四正四隅,也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古代这些都是通着的。八风指的是八种邪气,八种邪气分别代表八种不同的身体的状态,也是八种不同的伤害人的有所偏性的状态。比如北边的风就是寒,东边的风就是风气,就是走窜的。南方的风就是热,就是热邪。西方的风就是金。也就是燥邪,这是四正。还有四隅,北方和东方合在一起就是风和寒合在一起,风寒相合,就伤经络关节。东边的风和南边的火相合是湿,所以中国的东南方是哪里,就是江浙一带,浙江、苏州,包括东南沿海,那这个地方的风是湿。西和南合在一起的风是重浊之气。西和北合在一起就是乾位,乾位吹出来的风又燥又干又冷。不同的风伤身体分别对应的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当中的相合之气以及各自的单独之气合在一起伤人所导致的疾病,这就是八风。五痹是什么呢?指的就是风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有五种痹证,用汤液进行治疗,把八风五痹之病去除。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四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标签: 中医诊疗要览 中医诊疗过程 中医诊疗的几个方面 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