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晚,写了一篇文章 警惕阴谋论!那些和新冠相关的阴谋论哪些骗过了你?这篇文章写的多少有点敷衍,因为那天正好是阴历腊月初八,是我宝宝的周岁生日,大部分时间都是陪伴宝宝度过,晚上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点时间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中,我主要引用了尹烨在《生命密码3:瘟疫传》中的观点。我是从2021年开始了解尹烨的,因为我们公司也涉及基因检测相关业务。而提及基因检测,几乎绕不开华大基因这个公司。尹烨,1979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工程博士,现任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华大基因副董事长。
关于新冠病毒来源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病毒是由“实验室逃逸”而来的,也就是“病毒人造论”,这个观点主要的支持方是某些政客和媒体;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冠病毒源于自然,是由动物传染到人的,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这一观点被科学界广泛认同。
来源:尹烨《生命密码3:瘟疫传》
尹烨说,新冠病毒源于自然,是由动物传染到人的,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这一观点被科学界广泛认同。但网友们似乎普遍不认同,他们觉得病毒最早出现在人口密集,又涉及进口海鲜的地方,本身就是疑点。更多网友表示,自然产生的病毒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有这么快的变异速度。
2021年初,世卫组织的专家组来到中国,从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动物样本、病毒基因序列三个方面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可能并非疫情源头,只是超级传播事件的发生地。另外,还提出了病毒来源的四种假说:人畜共患、中间宿主、冷链/食品链,以及实验室泄漏。专家认为,实验室泄漏是极不可能的,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并没有人为拼接或改造的痕迹。其他三种假说都有一定的可能,而溯源工作应向全球拓展。
来源:尹烨《生命密码3:瘟疫传》
世卫组织专家调查后,提出了病毒来源的四种假说:人畜共患、中间宿主、冷链/食品链,以及实验室泄漏。并认为,实验室泄漏是极不可能的,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并没有人为拼接或改造的痕迹。不过网友们似乎没有那么容易被说服,绝大多数人都把怀疑对象指向美国。
不少网友提及的德特里克堡实验室,是美国的生物化学武器基地。2017年夏,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社区暴发传染病,多达54人出现发热、咳嗽、全身无力及其他肺炎症状,后有多人因此死亡。而这个社区距德特里克堡实验室仅一小时车程。
不知道是不是做贼心虚,2017年7月,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神秘地关闭了。而美国疾控中心(CDC)给出的理由是“废水净化系统出现问题”,而给出的报告却语焉不详,大量内容被以“国家安全”为由抹去。
2019年夏,美国出现大量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美国称其是电子烟所致,但电子烟从2007年开始便已在美国售卖,十多年都没被爆出问题,为什么会在2019年夏集中爆发?
此外,曾为德特里克堡实验室提供研究服务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首席病毒科学家拉尔夫·巴里克及其团队,于2015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关于“类似SARS的蝙蝠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可能性”的实验报告。其不仅接受美国军方资金,还将专利技术共用给军方。
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就曾发生毒株丢失的事件。
更令人生疑的是,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初期,美国更是大量删除德特里克堡被关闭的报道消息。至今美国仍不允许国际记者进行实地参观和采访,不邀请世卫组织派专家开展实地调查。
2021年7月,中国网民在网络上联名致信世卫组织,要求在下一阶段的溯源工作中,对存在泄漏隐患的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进行调查。当时,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霸气三问美国,他说:“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同电子烟疾病等不明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到底有何关联?美方为何至今还不邀请世卫组织赴美彻查德堡?在溯源问题上,中国去得,美国为什么去不得?”
病毒溯源是一场持久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回顾历史上的传染病,基本都会随着证据的扩充,不断刷新时间线。比如,流感病毒用了近70年才完成溯源工作。而大家熟知的艾滋病首个病例于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1986年的溯源结果认为是1959年从非洲引入,然而直到2008年才有直接证据证明,艾滋病病毒其实1908年前后就已经在人群中传播。
来源:尹烨《生命密码3:瘟疫传》
病毒溯源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根据目前已有的证据,只能判断新冠病毒并非人造,不太可能是因为实验室泄露造成的传播。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确实有很多可疑的地方,但不代表它和新冠病毒有关。美国以政治目的在全球部署了数量众多的生化实验室,这是有确凿证据的,但是这些生化实验室具体在研发什么,有哪些进展,可能除了美国官方,目前没人知道。
尽管美国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我们还是要以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精神去做病毒溯源工作。可以推断和怀疑,但不能把“逻辑成立”当“证据确凿”,不能因为美国不愿意泄露某些信息,就认定一定是他们干的,还是要以实际的证据作为下结论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