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522

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属于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软甲纲 (Malacostraca)、十足目 (Decapoda)、长臂虾科 (Palaemonidae)、沼虾属 (Macrobrachium),又被称作淡水长臂大虾、马来西亚大虾等,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食性杂、营养价值高以及经济效益好等优势。

我国自1976年引进该品种,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养殖,经过四十多年的人工养殖,已成为我国重要淡水养殖虾品种之一,年产值超过80亿元。

2020年江苏罗氏沼虾产量居全国第二。扬州作为我国罗氏沼虾的主要产区,占全国养殖面积和产量的35%以上,年产罗氏沼虾约5.6万吨。罗氏沼虾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幼体综合症、“滴星病”和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等疾病多发。“铁壳虾”问题持续已久,导致产量下降,经济效益低;进而促使养殖户高密度放养罗氏沼虾,使用高蛋白饲料,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频发;另外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水体中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及耐药微生物的出现。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2021年6至9月,扬州江都、高邮、兴化周庄、姜堰溱潼等地相继发生爆发性死亡。特别是9月份,江都地区罗氏沼虾发病率尤为严重,发病率达60%以上。病塘达3000多亩,甚至出现大面积排塘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损失。患病罗氏沼虾发病初期靠塘边慢游,3-5天后额剑基部甲壳内部出现白点,后期病虾表现为身体微红、鳃发红、肝胰腺萎缩、空肠空胃等症状,并陆续死亡,从开始发病到大规模死亡的进程约20天。该爆发性疾病是多年罗氏沼虾养殖生产中首次出现,传染性强,死亡率很高。2022年又有多家养殖户出现类似现象,病虾呈现典型发病症状即额剑基部甲壳内部出现白点。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感染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罗氏沼虾肝胰腺出现导管解体、排列紊乱、细胞空化严重;鳃丝尖端和鳃组织严重水肿。上述研究均表明十足目虹彩病毒1对罗氏沼虾具有较高的危害性。

同时在病虾体内还分离到优势生长的致病菌如神户肠杆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等,说明罗氏沼虾的大量死亡可能是由病毒和细菌共同作用导致的,只是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症状更为明显,因此在预防罗氏沼虾病害爆发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发病塘口达3千亩以上,虹彩病毒肝胰腺萎缩,养殖户损失惨重)

为预防罗氏沼虾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池塘要严格消毒;

2、做好生物保护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3、选择经过严格检测、不携带虾虹彩病毒的虾苗;

4、提倡生态化鱼虾混养;

5、不要用新鲜的饵料喂食;

6、增强对虾免疫力: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益生菌、抗应激制和免疫多糖,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7、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宿主范围很广,可以在养殖和野生甲壳类动物之间传播,导致疾病暴发。

不建议相关的甲壳类动物如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和小龙虾的混养模式,因为存在病原体传播的严重风险。

8、保持水质稳定,氧气充足。

9、定期使用国标中草药制剂《鳃腐康》+《肝胆无忧》+《银翘板蓝根散》拌料内服,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肝胆综合征、病毒性疾病。纯中药制剂组方,无药物残留,不伤水质,使用过后无需解毒,定期预防安全又放心。

标签: 虹彩病毒怎么防治 虹彩病毒治疗方法 什么是虹彩病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