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药品监管科技创新也永远在路上。
2018年11月1日,新组建的甘肃省药监局挂牌成立,立足甘肃省是中药材种植大省实际,设置科技和产业发展服务处,从事"两品一械"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和药品产业发展服务等工作,为药品监管工作科学、高效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甘肃省药监局聚焦药品安全监管中心任务,高站位布局药品监管科技工作体系,围绕技术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坚持科技创新促进药品监管工作科学、高效发展,持续提升药品科学监管能力水平,积极服务公众用药安全,力求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药品监管科技工作体系,甘肃省药监局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健全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机制,规范检验检测行为,保证检验结果数据真实、客观、公正、准确、可追溯。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连续5年举办全省药品检验检测技能大赛,2018年、2019年度共完成160人次的集中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同时,该局利用甘肃省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地方特色和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技术能力特点,积极高效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2019年7月正式获批国家局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重点实验室研究任务成果丰硕,2019年设立开放课题2项,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16项;完成129个品种新版《甘肃省中药材标准》的制修订和100个品种新版《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制定发布岷归道地药材质量标准及当归、党参、黄芪等5种药材产地加工片质量标准等。共完成近700批次甘肃省大宗中药材及饮片中108种农药残留、37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
为了有效提升药品科学监管能力水平,该局坚持创新驱动,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建立200多名各类专家的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库,强化项目经费使用管理。2018年以来,该局承担国家、省级等科研课题47项,已结题36项,10项获奖;编制出版《甘肃道地药材志》《抗感染中西药物汇编》和《最新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汇编》等3部专著;取得相关领域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5篇;与省内外企业联合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99项等。
与此同时,该局积极健全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体系,修订完善2009年版《甘肃省中药材标准》和《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起草制定《甘肃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第一册),收载193个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开展(第二册)100多个品种的前期研究;制定发布当归、党参和黄芪种植技术规程等。
中医药产业是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之一。为了有效发挥监管政策杠杆作用,让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该局切实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对接,2019年12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依托甘肃省药检院成立新型科研创新实体"甘肃药物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加强与技术研发机构及知名企业的务实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局加强技术服务支持,开展质量标准复核、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急性毒性研究等相关工作,为发挥"甘肃方剂"的独特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一直以来,为破解道地药材品质不纯、初加工不规范等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难题,该局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和国家中医药综合试验区区位优势,全力推动甘肃省在全国率先落地实施大宗地产中药饮片产地生产试点政策,以"企业+种植基地+生产车间+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中药材的净制、切制生产,从源头把控中药大宗品种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今后,甘肃省药监局将围绕甘肃药品监管和陇药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启动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国家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健全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以科技创新成果支持科学监管,引领和服务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甘肃药投科技创新研究院 甘肃省科技创新企业 甘肃省药企 甘肃 科技创新 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