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职业的原因,笔者在生产中每当看到蛋壳质量好的禽蛋,就会情不自禁地驻足欣赏或拍照发个圈圈。但也时常遇到蛋壳质量差的情况或听到养户的抱怨,蛋壳质量的下降无疑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鉴于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较多,须从蛋壳质量评价要素的认知入手,从管理、技术、营养、环控等诸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能确保蛋壳质量。 一、蛋壳质量评价要素:
世界禽蛋质量标准中,最有影响力的标准是欧美和日本标准。从单纯的蛋壳质量角度,蛋壳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一些感官指标。感官指标应符合蛋与蛋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21710-2016等的相关要求。人们说的蛋壳质量好,通常是指蛋形好,蛋壳颜色鲜亮、色泽均匀,蛋壳无斑点、砂砾或异常皱褶波纹等,主要是:
1、清洁:无肉眼可见粪便、污迹、粉尘等。
2、外形:自然椭圆形,蛋壳坚固、无沙壳、无暗纹和裂痕,无破损,无不规则钙沉淀。
3、色泽:色泽均匀,无色斑,无血斑、血迹,无黑斑。
4、蛋壳厚度:鸡蛋的厚度平均在0.33㎜以上,蛋壳厚度因品种、季节、营养、生理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一般在0.26—0.38mm之间。
如褐壳鸡蛋大约0.35㎜,白壳鸡蛋大约0.3㎜;冬季产的蛋壳较厚、夏季较薄;营养缺乏的蛋壳较薄;种蛋的蛋壳厚度应在0.33—0.35mm之间,厚度小于0.27mm时为薄蛋壳;就一枚蛋来说,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相同,钝端或接近钝端的蛋壳厚度是最薄的,而最厚的部位是接近锐端的区域。蛋壳厚度均匀度定义为由每个鸡蛋n个蛋壳厚度值计算所得的变异系数的倒数。
5、蛋壳强度:国际上要求蛋在竖放时能承受2.65-3.5×105Pa(2.7-3.6Kg/㎡);可使用蛋壳强度测定仪测定,强度单位是Pa。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及蛋壳厚度的均匀性呈正相关。
6、蛋形指数:是禽蛋质量指标之一,即蛋的纵径与横径之比值。一般鸡蛋的蛋形指数正常值在1.30~1.35之间,小于1.30为长形、大于1.35为球形。
二、蛋壳质量的鉴定方法:
1、感官鉴别法:是凭检验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看、听、摸等方法来鉴别质量。该法基本上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操作简便。
2、光照鉴别法:
是根据蛋壳分布的气孔具有透光性,在光的透视下,可观察蛋的内容物变化情况诸如蛋壳密度及完整度、气室高度、蛋白、蛋黄、系带和胚胎状况,以做出综合评定。此法简单易行,准确、快速。是鲜蛋经营和蛋品加工普遍利用的方法,用以补充感官检验的不足。
3、测定仪测定: 分别有蛋壳强度测定仪、蛋壳厚度测定仪或千分卡尺、蛋壳颜色测定仪或HIS比色模型、蛋形指数测定仪或游标卡尺等进行测定。
三、生产中常见问题及影响因素:
⑴、蛋壳颜色不理想:蛋壳颜色的变化(色差大、颜色变浅),一方面反映了鸡群的健康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饲料的营养水平及蛋禽体况。颜色的变化对商品蛋的销售影响较大。
蛋壳色素属复合色素,包括棕色原卟啉、胆绿素、结合型原卟啉、锌复合物等。蛋壳颜色色差大、颜色变浅,除高产蛋鸡中后期或老龄鸡导致后期的蛋壳颜色变浅等正常因素外,主要是由于疾病因素、营养因素、药物等所致。疾病方面如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禽流感等;营养因素诸如氨基酸不平衡、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等。
⑵、砂壳蛋、软壳、薄壳蛋较多:这多是由于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肠炎等疾病所致;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及钙磷不足等造成;另外与应激因素、药物使用等有密切关联。
⑶、皱皮蛋、钢壳蛋:多是由于病毒感染、输卵管炎症所致。
⑷、破壳蛋、暗裂蛋较多:破壳蛋的影响因素较多,多是由于营养、笼具、饲养密度、捡蛋次数、母鸡的行为和生理等引起。
⑸、污染蛋:主要是由于产道出血、禽舍管理差等引起。虽然污染蛋的比例较低,但亦应当引起重视。
生产中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因素外,还与光照、饲料形态、日龄、环境温度、环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改善蛋壳质量的综合措施:(未完待续)
(注:文中部分内容或图片来自网络)
质地脆,易碎
异常沉积
颜色差异
血斑
沙壳蛋
标签: 蛋壳出问题了? 蛋壳出啥问题了 蛋壳 怎么了 蛋壳 怎么办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