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寺前镇罗溪村(太湖罗山村贫困户变身成庄主)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508

“之前一直在外务工,进厂做工工资也不高,家里条件也不好。”太湖县北中镇罗山村已脱贫户刘凡庆说,“后来看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想着在外面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决定回乡创业。”

太湖县寺前镇罗溪村(太湖罗山村贫困户变身成庄主)

“我家这地方生态环境好,适合养生、休闲,建生态山庄,发展农家乐。”在回乡养殖小黄牛、承包水塘养鱼的基础上,2016年,刘凡庆将自家的老屋拆除,按照农家乐的模式设计重新建设,建设特色餐厅,养殖牛、羊、猪、鸡、鸭、鹅等家畜家禽,种植生态红米、时令蔬菜,对山庄四周进行美化、亮化。2018年,刘岭生态山庄正式对外营业。2019年,山庄的毛收入就有40多万元。

“游客来了,吃得肉呀、蔬菜呀都是山庄里自养自产的,绿色食品,品质有保证。根据游客的需求,我们推出了胖头鱼火锅、烤羊排、老鸭汤、农家腊肉、石磨土豆腐等特色菜谱,用咱的家常烧法,让游客品尝不同的美味。”刘凡庆介绍。

太湖县寺前镇罗溪村(太湖罗山村贫困户变身成庄主)

随着山庄规模扩大,刘凡庆不仅自己找到了致富路,还为当地的其他贫困户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本村的江艳春原本在家带孩子,平时打点零工,收入不是特别稳定。今年,刘凡庆将她请到山庄做工,让她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江艳春高兴地说:“在这里每月拿3000元钱,收入稳定了,还能照顾到家。”

太湖县寺前镇罗溪村(太湖罗山村贫困户变身成庄主)

在刘凡庆的山庄发展过程中,罗山村村两委给予了大力支持。看到通往山庄的交通不够便利,该村整合后扶项目、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等资金,修通了村部到山庄的2.7公里水泥路,解决了出行通畅问题。同时,帮扶单位太湖县人民检察院也为山庄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积极引进了红米种植。“我们村里准备入股山庄建设,将此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渠道,还将进一步扩大山庄规模,打造一年四季的采摘园,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让游客在这里能真正体会到农村生活的乐趣。”该村党总支书记舒达中表示。

太湖县寺前镇罗溪村(太湖罗山村贫困户变身成庄主)

“现在,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好好干,加油干,日子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的发展,刘凡庆满怀信心。(叶玲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频道

标签: 太湖县寺前镇罗溪村 太湖县罗山村 太湖县罗进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