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最新传染病(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这个病进入高发期)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417

台海网5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APP-新福建报道,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日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

4月疫情:共死亡15人

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2233 例,死亡14 人

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1251 例,死亡1 人

福建省最新传染病(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这个病进入高发期)

2019年4月(2019年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2233例,死亡14 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占发病总数的97.83%;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

2019年4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1251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65%;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

(备注:以上传染病报告统计的死亡人数,其死因不完全由所患传染病直接导致,也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随着天气转暖雨水增多,

手足口病的病例也开始增多。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初始症状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部分症状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少数患儿可快速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致死。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划重点

下列预防方法请查收!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相关疾病,建议≥6个月龄易感儿童及时接种,且越早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则不推荐接种。

各位家长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一旦孩子有发烧、出疹等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要及时送至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救治而导致重症。

预防登革热

灭蚊是关键

天气渐热,

蚊子也变得很猖狂,

扰人的嗡嗡声和痒痒的包还不是最糟糕的,

更可怕的是“花脚蚊子”

——伊蚊可能传播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后症状表现为高热、全身肌肉关节剧烈酸痛、出现皮疹等。

这种疾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流行。

由于登革热由伊蚊传播,

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

以蚊子繁殖期为主,

每年的4月到6月、9月到11月都是该病的流行季。

“2019年来包括巴西、洪都拉斯、墨西哥等美洲地区报告登革热疫情发生,5月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进入高发期,而印度、斯里兰卡等其他亚洲南部地区疫情也不容忽视。”疾控专家提醒,夏秋季是蚊虫密度的高峰季节,一旦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生,可能引起本地传播。如有去登革热疫区,最好穿长袖衣物,皮肤暴露部位可使用防蚊喷雾。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相关的旅游史,以便尽快确诊,及时治疗。

标签: 福建省最新传染病 福建最新传染病毒 福建通报最新传染病 福建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