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抗肿瘤药的用法用量
药名 | 主要作用靶点 | 用法用量 |
吉非替尼片 | EGFR 19和21号位点 | 250 mg qd,空腹 或与食物同服 |
厄洛替尼片 | EGFR 19和21号位点 | 150 mg qd,在饭前1 h或饭后2 h服用 |
阿法替尼片 | EGFR 19和21号位点、HER位点 | 40 mg qd,不应与食物同服。在进食后至少3 h或进食前至少1 h服用 |
奥希替尼片 | EGFR 19和21号位点、T790M | 80 mg qd,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
阿美替尼片 | EGFR 19和21号位点、T790M | 110 mg qd,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
恩沙替尼胶囊 | ROS1、ALK、NTRK | 600 mg qd口服,不耐受时以每次减量200 mg的方式逐步降低剂量,最低剂量为200 mg qd |
克唑替尼 | EML4⁃ALK、NPM⁃ALK、ROS1、c⁃MET | 250 mg bid口服 第一次减少剂量200 mg bid 第二次减少剂量250 mg qd |
阿来替尼胶囊 | ALK和RET | 600 mg bid口服,不耐受时以每次减量150 mg的方式逐步降低剂量,最低剂量为300 mg bid |
普拉替尼 | 推荐剂量为每天400 mg。如出现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以每次减量100 mg的方式逐步降低剂量 | |
依维莫司 | 推荐一次10mg,每日1次,每日同一时间口服给药 | |
索拉菲尼 | 0.4gbid口服,空腹或伴低脂、中脂饮食服用。如需减少剂量,减为0.4g qd | |
瑞格非尼 | 160 mg qd口服,建议与食物同服,用药3周停药1周。最好采用80~ 120 mg起始剂量逐渐递增 | |
安罗替尼 | 每次 12 mg qd口服(早餐前),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即3周为1个疗程 | |
拉帕替尼 | EGFR (HER1), HER2 (ErbB2) | 1250 mg qd口服,餐前或餐后一小时服用 |
吡咯替尼 | EGFR (HER1), HER2(ErbB2), HER4 | 400 mg qd餐后30min口服 第一次减少剂量320mg qd 第二次减少剂量240 mg qd |
阿贝西利 | 整片吞服,150 mg bid,连续使用(联用内 分泌治疗) | |
伊马替尼 | 每日400~800 mg,口服给药,具体剂量根据疾病状态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 | |
尼洛替尼 | 口服,一次300 mg或400 mg bid,具体剂量根据疾病状态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 | |
洛拉替尼 | ALK、ROS1 | 100 mg qd口服,不耐受时以每次减量25 mg的方式逐步降低剂量,最低剂量为50 mg qd |
二、抗肿瘤药物常见的用药风险与防治措施
-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监护及其处理
对于1~2级的腹泻可继续治疗,同时予以洛哌丁胺、益生菌和思密达药物对症处理。若2级腹泻持续超过48h或发生3级腹泻,则应暂停使用药物治疗,继续使用洛哌丁胺、益生菌和思密达治疗,可加用可待因(30mg bid),若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增加,则考虑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并口服或静脉补充电解质和液体,以免出现脱水。对于3~4级恶心和/或呕吐,建议停药,直至药物不良反应缓解至≤1级,然后降低药物剂量并重启治疗。
2.肝功能损害监护及其处理
轻度肝酶异常,可选用双环醇、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药物保肝治疗,若为胆汁淤积型肝损,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对症处理治疗。若为中重度肝损,或伴逐渐加重的临床症状则应暂停用药,及时就医。在服用西达本胺前,如果γ-GGT、ALT或AST>正常上限2.5倍,建议暂缓用药,待相关指标降至正常值时再进行首次药物服用。
3.皮肤不良反应监护及处理
发生痤疮可涂抹红霉素软膏、克林霉素凝胶对症处理,伴有甲沟炎可考虑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伴有瘙痒时可口服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治疗,重度瘙痒时可服用加巴喷丁、
普瑞巴林等。对于轻中度皮肤不良反应,无需调整靶向药物的剂量或中断治疗而影响抗癌效果;对重度不良反应,应系统用药对症处理而改善症状,必要时减量或暂停抗肿瘤靶向治疗。所有用药患者都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4.口腔黏膜炎及其处理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口腔清洁,餐后使用4%碳酸氢钠含漱剂或0.12%氯己定含漱剂,之后可使用0.1%曲安奈德口内膏涂布于溃疡处,3次/d,促进愈合。中重度可局部使用利多卡因、糖皮质激素等。严重致影响进食时,需要暂时停药处理,恢复后再从较低剂量开始使用。
- 血液系不良反应及处理
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治疗和补充铁剂等,具体的处理措施:当出现1~2级血液学不良反应(血小板计数≥5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时,建议继续用药,维持原剂量,并密切临床观察随访和进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当出现≥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血小板计数<5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时,应暂停用药,进行对症处理,包括给予促血小板生成素和粒细胞利落刺激因子,待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缓解至用药条件后可以恢复从较小的剂量开始使用。
6.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处理
一般来说,视觉障碍多表现为短暂性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因此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如果视觉障碍持续存在或严重程度恶化,也应考虑视功能和/或神经学评估,暂停用药,必要时眼科专科就诊。
- 心血管风险监护与处理
患有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对于高龄、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不良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心功能,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血电解质的监测。
三、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
口服易引发腹泻的小分子靶向制剂,治疗期间应低脂低纤维饮食,忌食用咖啡因、酒精、奶制品、脂肪、纤维、橘子汁、葡萄汁以及辛辣食物,少食多餐。伊马替尼存在消化道不良反应,建议在进餐时用大量水送服。
2.警惕药物与食物的影响,注意服药时间
服用依维莫司等药物期间避免食用葡萄柚及其制品。食物会影响药效,不同的药物要注意用药时间,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增加吡咯替尼的疗效,建议在餐后30min内服药;食物会增强尼洛替尼药理作用,容易出现QT间期延长等副作用,用药前2h到用药后1h内避免进食;西达本胺餐后服药生物利用度高且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建议餐30min后服用;食物可增加奈拉替尼的吸收,建议在进餐时用药。
3.皮肤防护和口腔护理
为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服用药物时应注意日常皮肤护理、注意防晒,每天保持皮肤的清洁与湿润,温水洗浴后适当涂抹保湿乳霜,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平时每天进餐后即刻口腔清洁,餐后漱口。
4.需要定期体检和随访
肝功能损伤的病人在用药前6周内至少每1~2周检查1次全血细胞计数,如果肝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稳定,之后可能根据临床需要进行检查。用药后可能出现血脂升高,用药期间请定期检查血脂,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
5.注意生育影响与避孕措施
患者用药期间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