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禽生产中,人们常用饮水给药的方式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因为此方法简便,省时省力,同时又可减少或避免应激反应,尤其适用于大群投药和已经废食但可以饮水的病禽。但有些养殖户反映,某种药品通过饮水投喂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不见效,什么原因呢?这可能是饮水给药时这几个注意要点没考虑到。
1、药品性质
药品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通过饮水给药的,是溶于水的药品。为此,在购买药物时应仔细检查,确保欲购买的药物水溶性好。
2、水的处理
饮水的酸碱度及硬度,对饮水给药的效果影响很大,多数抗生素在偏碱或偏酸饮水中稳定性较差,并且金属离子也可影响药物疗效。因此,井水、河水最好先煮沸,冷却后,去掉底部沉淀物再用;经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先用桶放出所需水量,在日光下静置1~2天,待其中氯气挥发后再用。这样使药品的效果不致因水中所含有的有关成分而受影响。
3、提前断水
为使家禽在规定时间内能顺利将药液喝完,在用药前,必须对其进行断水。断水时间通常视温度而定,夏季停水2~3小时,春秋季停水3~4小时,冬季停水4~5小时,确保每个家禽都能饮到水,并保证在1~2小时内饮完,未能饮完的药液应及时清除,换上清洁的饮水。
4、饮水设备清洁
清洗饮水槽、管道和稀释桶,水槽不用金属,不要用消毒剂清洗,注意饮水槽要足够长,以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水。
5、用药剂量控制
为保证绝大部分家禽在一定时间内饮到足量的药物水,同时避免剩水过多、药物剂量不够、饮水不够、饮水不均,要做到三点:一是根据家禽个体饮水量来计算总药液量,饮水量与家禽的日龄、种类、禽群大小、饲养方法、饮料、季节及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冬季饮水量一般要减少,夏季要增加;二是药物浓度符合说明书要求,要计算禽群所需的用药量,并严格按照比例配制符合浓度的药液;三是控制饮水量,鸡群用药期的饮水量是全天饮水量的1/4~1/3(以一天用药一次计)即可。水量太少,易引起少数饮水过多的禽只药物中毒;水量太多,一时饮不完,又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想了解更多相关的畜禽知识,欢迎点击关注“南皇阳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