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把面包吃了一半孩子吃了(10岁女孩食面包后不治身亡,罪魁祸首就是这种老鼠药)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191

这两天,除了已经被找到的胡鑫宇外,还有一则新闻同样让人感到惋惜悲痛。

新闻链接

一名十岁的女孩食用了面包店售卖的面包后,竟中毒不治身亡。经过对尸体的检验,最终查明导致女孩中毒死亡的元凶是一种叫做“氟乙酰胺”的杀鼠药。

老鼠把面包吃了一半孩子吃了(10岁女孩食面包后不治身亡,罪魁祸首就是这种老鼠药)


#

氟乙酰胺


杀鼠药大家听闻最多的应当是“毒鼠强”,而“氟乙酰胺”则是一种毒性不比“毒鼠强”弱的鼠药。让我震惊的是,“氟乙酰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因为毒性剧烈、可引起二次中毒等原因已经被国家命令禁止生产和使用。此次氟乙酰胺中毒事件再现,足以看出仍有不法分子因为氟乙酰胺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利润高等原因在生产、销售、使用这种鼠药。


氟乙酰胺往往容易造成群体中毒事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某地就出现多起不明原因的人畜死亡事件,前后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后来查明,犯罪嫌疑人先是用氟乙酰胺对家禽、家畜进行投毒,引起家禽、家畜死亡。人在食用了死禽、死畜肉后引发二次中毒,引发大规模发病,最终导致十多人死亡。


老鼠把面包吃了一半孩子吃了(10岁女孩食面包后不治身亡,罪魁祸首就是这种老鼠药)

(氟乙酰胺)


氟乙酰胺的外形与碱面、食用糖或食盐非常相似,所以较容易投毒或误食。氟乙酰胺的毒性为什么会格外强,是因为进入人体后,氟乙酰胺将引发“致死合成”。


在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一种十分重要的代谢途径,叫“三羧酸循环”,它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经过三羧酸循环,葡萄糖被彻底氧化成H2O和CO2时,同时生成ATP,为机体提供能量。在一般生理条件下,各种组织细胞(除红细胞外)皆从糖的有氧氧化中获得能量。可见三羧酸循环对维持机体功能非常重要。


#

“致死合成”


然而当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三羧酸循环便会被阻断。氟乙酰胺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首先经胃酸作用水解脱氨生成氟乙酸,氟乙酸在细胞内与线粒体的辅酶A结合,生成氟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氟柠檬酸。氟柠檬酸能够与乌头酸酶牢固结合而使酶失活,阻断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的氧化,使柠檬酸在组织中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由于氟柠檬酸与乌头酸酶的结合是不可逆的,所以这个过程便被称为“致死合成”。


老鼠把面包吃了一半孩子吃了(10岁女孩食面包后不治身亡,罪魁祸首就是这种老鼠药)

(氟乙酰胺的“致死合成”)


除了会阻断三羧酸循环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外,氟乙酰胺及其代谢物氟乙酸、氟柠檬酸还会直接刺激神经系统,并对心肌细胞产生损害。氟与血红蛋白结合,也会生成氟血红蛋白,引起缺氧、发绀、呼吸困难,因为引起消化、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氟乙酰胺毒性强烈还体现在它的中毒致死量上。一般来说,成年人口服0.07~0.1g氟乙酰胺便足以致死,更别说是耐受量更低的儿童。


口服氟乙酰胺急性中毒的潜伏期多为2小时左右 ,剂量增大时可能在半小时便会出现中毒症状。死亡则多发生在口服后的2~4小时内。


#

中毒症状


氟乙酰胺中毒在神经、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均有症状表现。早起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上腹部灼烧感;神经系统——轻者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重者阵发性抽搐、颈项强直,甚至四肢瘫软。此后便会逐渐发生呼吸抑制、皮肤发绀、血压下降、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最后导致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呼吸衰竭、窒息、心室纤颤等。


法医感悟:

关于十岁女孩食用面包中毒死亡这起事件,似乎已经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是面包加工人员为了消灭鼠患而购买了氟乙酰胺,没想到老鼠将鼠药带入了面粉中,加工人员使用这些面粉制作面包,最终导致购买这批面包的人在食用后引发中毒。但不管这是不是事件的真相,像氟乙酰胺这样的毒物仍旧肆无忌惮在市面流行本就是不应该出现的场景,为了利益,枉顾生命,当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标签: 老鼠把面包吃了一半孩子吃了 面包被老鼠吃过能吃吗 面包被老鼠咬过误食怎么办 鼠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