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哥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蛋鸡养殖户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下面整理了近期蛋鸡养殖中,由于鸡舍环境因素引起的4种呼吸道病的典型案例,农村养鸡人不妨先收藏,再群发,用处很大呢!
1、鸡舍氨气味重,病鸡流泪、结膜发红、有呼噜音,咋办?
冬春交替,温差大,不少养鸡户害怕鸡群受凉,不敢给鸡舍通风或通风太小,加上粪便不能及时清理,造成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气体浓度超标,诱导鸡群出现流泪、结膜潮红、呼噜音等症状。
对于这种单纯有害气体超标引起的呼吸道病,要减少鸡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首先,做好通风换气,确保鸡舍最小通风量,要切记不能让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否则同样会发生呼吸道病。同时,抓准好通风时机,在上午和午后温度高的时候适当的加大通风,早晚逐渐减少通风。
其次,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在鸡舍内的停留时间,建议每天清理一次鸡粪。另外,检查水线及乳头是否漏水,避免漏水加大粪便的异常发酵,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及早采取措施可得到缓解。
此外,对于发现较晚病情严重鸡群,用药治疗,青年鸡可用氟苯尼考配合强力霉素,连用5-6天;产蛋鸡选用银翘散或双黄连,连用5天。
2、鸡群受凉后流清鼻涕、咳嗽、有呼噜音,咋办?
近期,气温起伏波动,昼夜温差大,一旦鸡舍进入贼风或通风过大,造成鸡舍环境温度骤降,鸡群很容易受凉。受凉鸡群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缩颈扎推,流清鼻涕,出现甩鼻儿,晚上熄灯后站在鸡舍可听见咳嗽,“嚏嚏儿”音。
对于这种单纯冷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病,首先,要找到并阻断冷风来源,避免鸡群继续受到冷应激影响。同时,白天气温高时通风级别达到,也可以通过调节前墙导流板开启角度以加大通风换气效果,夜间需要关闭导流板,依托小侧窗进气调节通风,避免舍内温差变化太大引起呼吸道疾病。
其次,根据发病的多少决定是否用药,如果发病鸡只有零星几只,一般在解决冷风吹的问题后,鸡群会自然恢复,在此期间可增加多维的使用量,帮助鸡群快速恢复。
如若病鸡较多,则要用药治疗,青年鸡用泰乐菌素配合强力霉素,再配合麻杏石甘散,连用5-6天,效果会很好。产蛋鸡可用麻黄散或荆防败毒散,配合麻杏石甘散,连用5-6天。
3、鸡舍干燥,鸡群干咳,发出“咔咔”音,咋办?
鸡舍内湿度低,空气干燥,粉尘增多。当鸡舍湿度低于40%,鸡呼吸道黏膜容易易干裂损伤,鸡群吸入大量的粉尘后,会出现干咳,发出“咔咔”音,特别是吃料的时候会出现“卡料”,尤其在育雏前期更易出现。
对于由于鸡舍干燥引起的干咳问题,首先,要提高鸡舍空气的湿度,使鸡舍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育雏前期湿度控制在65%-75%。具体可在午后用40℃的温水进行带鸡消毒,育雏前期可往地面洒水,提高鸡舍内的湿度。
其次,对于病重严重鸡群,可选用润肺止咳的中药如麻杏石甘散,同时配合红霉素喷雾或强力霉素饮水,连用5天。
4、鸡舍负压大、缺氧,鸡张口喘气、呼吸急促,咋办?
密闭性鸡舍排风量大、进风口小,会造成鸡舍负压大,鸡群容易缺氧。鸡舍缺氧会引起鸡的呼吸障碍,鸡出现张口喘气,呼吸急促。
遇到这种情况,如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容易引起肺炎、气囊炎造成死鸡增多。要想缓解鸡群呼吸急促的病症,首先要增加进风口面积或降低风机排风量,把负压控制在25-30Pa。同时,风门开口大小3-5厘米,风门进风口风速5.0-5.5米/秒。
其次,根据鸡群的情况决定是否用药,如果负压调整后,鸡群症状依然严重,晚上熄灯后站在鸡舍可听到湿罗音。此时,要选用药物治疗,青年鸡用双黄连配合强力霉素,再配合麻杏石甘散,连用5-6天,效果会很好。产蛋鸡可用双黄连配合麻杏石甘散,连用5-6天。
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春季气温起伏波动,昼夜温差大,一旦环境管理稍不注意,加强呼吸道问题随之出现。进入春季,一方面要加强环境管理,给鸡群提高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掌握环境诱发呼吸道病的应对措施,早发现、早控制,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蛋联网,集鸡场管理、禽蛋商城为一体,为禽蛋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更多养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