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腹泻成因主要基于生理性与病理性两方面。在1~3日龄期间的新生仔猪就有机会患上腹泻,到7~20日龄的哺乳仔猪则腹泻发病率会飙升到50%,死亡率也会达到15%左右。因地制宜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为预防和控制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
首先,在母猪妊娠期就已经开始做预防了:
(1)母猪做好免疫母猪空怀期进行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提高母猪免疫力。
产前40d左右肌注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或轮状病毒)二联苗,产前25d左右肌注大肠杆菌苗。
(2)临产和产后,用温热的高锰酸钾液擦洗母猪乳房、腹部和外阴。仔猪吃初乳前,挤掉母猪乳头的前2~3滴奶水。及时防治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无乳、乳房炎等疾病。
仔猪出生后的常规程序饲养:
(3)仔猪初生时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贼风侵袭,产房温度保持在20℃,以后每周降2~3℃,至22~24℃。
(4)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让其吃上初乳,体弱仔猪要进行人工辅喂。仔猪出生后及时补铁、硒和VE,每头仔猪注射“铁钴注射液”1~2ml、0.1%亚硒酸钠1ml;
(5)仔猪3日龄时注射补血先锋或生血素和0.2%亚硒酸钠各1ml,
5~6日龄并于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断奶5d内的仔猪限饲,少喂勤添,避免引起腹泻。
7日龄诱食,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
7~9日龄注射仔猪副伤寒疫苗。
15~20日龄正式补饲。
(6)断奶后15d内,圈舍、猪群、饲料及饲喂方式不变。断奶前后,仔猪饲料中适当添加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有机酸(1.5~2%的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和甲酸等混合酸效果较好)、复合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防止仔猪营养因子缺乏。
一旦发生哺乳仔猪腹泻,除了考虑饲料营养因素外,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腹泻的发生及流行:
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措施
(1) 发病初期,注射高免血清1ml/kg体重,1次/d,连用2d。
(2)黄连素注射液,注射2~3ml/头,1次/d,连用3d。同时注射猪用干扰素,1次/d,连用3d。
(3)0.5%恩诺沙星注射液,注射0.5ml/kg体重,2次/d,连用3d。同时注射病毒唑,2次/d,连用3d。在注射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电解多维或口服及补液盐饮水,补充体液。
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措施(仔猪红、黄、白痢)
(1)痢菌净注射液,注射5mg/kg体重,2次/d,连用3d。
(2)穿心莲注射液,注射2ml/kg体重,1次/d,连用3d,同时注射制菌磺,0.3ml/kg体重,1次注射,病情严重者可于第3天再注射1次。
(3)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1.5mg/kg体重,2次/d,连用3d。
(4)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4万IU/kg体重,2次/d,连用3d。在采取以上治措施的同时,用电解多维或口服补液盐饮水,补充体液。
寄生虫腹泻的治疗措施
哺乳仔猪感染球虫或隐孢子虫引起腹泻时,可用球必克(主要成份磺胺喹恶琳),0.2ml/kg体重口服,2次/d,连用3d。寄生虫病与细菌混合感染时,可配合采用细菌性腹泻的治疗办法。
标签: 哺乳仔猪腹泻拉稀的最佳治疗方法 哺乳子猪腹泻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