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与生产技术)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55

后备母猪的饲喂

后备母猪,除了要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要,还要保证生殖系统充分发育,扩充胃容积,强化骨骼肢体发育。因此建议后备母猪饲喂专用后备母猪料,采取自由采食或者根据食欲进行饲喂方案。

1. 后备母猪引入后的前7天,为减少应急,饲喂之前相同或者相同类型的饲料,引入当天及第二天进行饲喂。之后让后备母猪自由采食或者根据食欲饲喂,随着后备母猪体重的增加,饲喂量也随之加大,体重达到100Kg以上,饲喂量不低于3Kg/天。

2. 当群体大部分后备出现第二次发情后的7天内,降低饲喂量2.5Kg/天。

3. 在第二次发情后的7-21天,即第三次发情前的14天增加饲喂量,让后备母猪自由采食,或根据食欲饲喂,至少3Kg/天。

4. 妊娠前期:配种当天-30天,饲喂量降低到1.8公斤/天。

5. 妊娠中期:妊娠31-90天,对于体况3分或者以上的后备母猪增加饲喂量至2.1Kg/天,体况评分2分的后备母猪饲喂量加至2.3Kg/天,体况评分在1分的后备母猪增加至2.5Kg/天,并在妊娠28-35天,63-70天进行体况评分后及时调整饲喂量。通常后备母猪背膘不会低于2分,否则不能达到配种要求的背膘厚度。

6. 妊娠后期:妊娠90-110天,增加饲喂量至2.8Kg/天。

7. 待产阶段:妊娠111天,降低饲喂量至1.8Kg/天

8.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最适宜温度21℃,必须根据实际温度增加饲喂量,每降低3℃增加0.14Kg/天。

经产母猪的饲喂

经产母猪断奶阶段饲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母猪尽快发情,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妊娠阶段主要根据胎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调整。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并及时调整母猪体况,使母猪储存足够的脂肪进入哺乳期。妊娠母猪的饲喂需要与体况评分和背膘测定相结合,调整母猪体况主要在妊娠中期进行,使母猪体况在妊娠中期,维持在2.5-3.0分,分娩前维持在3.0-3.5分。

1. 断配期:经产母猪断奶后进行自由采食或者根据食欲饲喂,尽量保证每头母猪能够采食量最大化,可以通过增加饲喂次数和湿拌料的方式来提高采食量,同时每头母猪添加葡萄糖150-200g/天。

2. 妊娠前期:妊娠0-30天,对于体况3分的经产母猪,饲喂2.1Kg/天,体况评分2分的经产母猪饲喂2.8Kg/天,体况评分1分的经产母猪,饲喂3.4Kg/天。

3. 在妊娠22天,体况评分3分的经产母猪,饲喂2.3Kg/天

4. 在进行第一次体况评分时(妊娠28-35天),根据母猪实际情况得分调整饲喂量:体况评分3分,饲喂量维持在2.3Kg/天:体况评分2分,饲喂量增加至2.8Kg/天:体况评分1分,饲喂量增加至3.4Kg/天,体况评分4分及以上,降低饲喂量为2.1Kg/天

5. 进行第二次体况评分(妊娠63-70天)时,根据体况评分调整饲喂量。由于70-90天是乳腺发育期,应尽量避免增加过多的饲喂量。

6. 妊娠后期:在妊娠90天增加饲喂量至3Kg/天,满足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7. 待产阶段:妊娠111天--分娩,降低饲喂量至1.8Kg/天

8.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母猪最适宜温度(21℃)时,需要增加饲喂量,每降低3℃,饲喂量增加0.2Kg/天。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与生产技术)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与生产技术)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与生产技术)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与生产技术)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与生产技术)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与生产技术)

今日分享: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

成功来源于一个非常简单的要素,那就是单纯,单纯地理解环境,单纯地做事,单纯地对待变化。

标签: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规模化猪场建设常规知识 规模化猪场的实战与管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