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三牲齐全叫什么名字 湖南中元节祭祀先人要几碗菜?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1.1K

您好!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祭祀三牲齐全叫什么。为此,我们整理了3个关于祭祀三牲齐全叫什么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湖南中元节祭祀先人要几碗菜?
  2. 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是什么?
  3. 为什么说“上坟烧纸”是落后的一种民俗祭祀形式?你如何看待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湖南中元节祭祀先人要几碗菜?

这没一定多少菜,主要看各地的风俗,每一个地方不同,像我们这,一般中元节前一天就会给以故的先人烧包,各家各户会准备包封,并杀一个鸭子,把血淋在包封上,备好四个菜,一碗饭做供品,寄拜先人,完毕后,家里也准备了丰盛饭菜,一般不少八个菜,所以各地都不同,有地方就是做酒席一样,寄拜先人,自己也打打牙祭

湖南中元节祭祀先人要三碗菜,这三样菜都要是熟的,例如一只鸡,一条鱼,一块带皮的猪肉,称之为三牲,当然每个菜上都要插上一双筷子,这样三个碗一字摆好。

另外还要三样贡品,这贡品可以用水果和糖果,用三只碗分开装,同样在三牲碗后一字摆好。还要摆上三杯酒。以上祭祀的东西都是我看家里祭祀先人时用的。

我是湖南郴州人,我们这里中元节祭祀先人一般都是要三碗菜,俗称三牲,一条鱼,一只鸡,还要一块肉,鱼是一整条,鸡也是一整只,肉一般都是买一块五花肉或者直接买一块扣肉,祭祀完了以后这些东西是要吃掉的,具体为什么不知道,反正就是祖祖辈辈传下的规距。

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是什么?

古代卜祭祀用的半体牲有马、牛、羊、鸡、犬、豕。

古代用于祭祀的半体牲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之列。

为什么说“上坟烧纸”是落后的一种民俗祭祀形式?你如何看待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紫微星3302:晚上好!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封建<迷信>与<习俗>是不对〈路〉的。

正确认识与相互理解:迎刃而解。

正确的支持!

我不认为清明烧纸祭奠先人是迷信活动,但我认为祭奠方式可以多样化、文明化、安全化。

今年清明节前夕,故乡微信群里循环滚动一则消息:清明节即将来临,请大家文明祭奠,禁止去上坟烧纸,尤其不能见明火,一经发现,会被高额罚款。

祭祀三牲齐全叫什么名字 湖南中元节祭祀先人要几碗菜?

我愕然了,我相信在故乡的乡亲们也都愕然了,尤其那些准备清明回家上坟烧纸祭奠先人的游子愕然了……

近几年来,故乡与时俱进,先是各种先进设备置办,后是各种先进理念的引入。比如微信群的普及。故乡这个庞大的微信群,让我这个离家多年的游子,能近距离快速地亲近故乡的人和事。

祭祀三牲齐全叫什么名字 湖南中元节祭祀先人要几碗菜?

我非常感谢这些新鲜事物,都是它们,让大家的思乡之情有所寄托,情之所牵,心之所向。

这回,关于清明节的规定,我却怕微信群里这个瞬时传播又无比坚决的消息伤了大家的心。

我知道,这个规定肯定是由上而下的命令,绝非村里领导干部的手笔。但是,执行命令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同时想到如何解决问题呢?

比如:怕明火引来火灾,禁止上坟烧纸,如何解决人们对已故亲人的祭奠问题。

再比如:不能在坟头见明火,如何解决明火的问题;而不是用高额罚款来吓唬人。用“迷信”两个字来绑架人。

如此生硬地掐断后辈对前辈的祭奠,贯以“迷信”的名头,就真的杜绝这所谓“迷信”活动了吗?还是直接伤害了后世子孙对已故亲人的思念!直接切断了心心念念回乡怀古凭吊的理由!

不说清明这样的中华传统节日。单说一年两个日子: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这两个日子,人们也会依照传统习俗,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烧寒衣。

清明不让见明火,那这两个日子肯定更不让了。

上次听一个太原的朋友说,在太原,就是各人把自己要烧的东西装到一个统一下发的大纸袋里,把地址写好,上面也可以写上给亲人说的惦念的话,小区统一安排地点和时间去烧。

这么做,是不是比生硬的杜绝和高额罚款要人性很多、科学很多,让人更容易接受呢?

简单一句“迷信活动”,就要否认我们绵延了几千年的风俗和传统,恐怕有点太武断了吧。

可以建议大家,祭奠活动多样化,不能烧纸,放点贡品鲜花也是不错的。给坟包培培土,拔拔慌草也是一种惦念……

有人说,只有烧纸才能对得起清明这两个字,因为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岂能丢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已经加入非遗名录,北京的大街小巷一到这天都烟熏火燎的在烧纸。更别说清明节这样的节日加节气了。

那也有道理,我觉得只要注意用火安全,烧完纸立刻灭火,灰烬都安全掩埋就行了。

让我们的传统习俗,文明又安全地延续,不好吗?

上坟烧纸”当然是落后的一种民俗祭祀形式!但是祭祀活动无疑又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民俗习性。既涉及到文化的传承和敬畏之心的树立。这种民俗祭祀活动延续数千年了,每年过节和请明的时候,我们都要进行祭奠先人的仪式,追忆前辈(祖先)的贡献和美德,缅怀国家、德才卓越者,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乃至牺牲生命的民族英烈们,扫墓、烧纸、献花圈等,以此方式达到彰显先人,教育后辈积极进取,同时,更是传承国家、民族和家庭的文化。是一种必要的有意义的活动。

然而,在现代人的祭祀中,忘记了烧纸祭祀是不忘前辈先人的恩德,传承和教育后代的初衷。现在有些人在清明祭祀上,不仅仅是烧点纸、放点鞭炮那么简单。许多行为涉及到既不环保,上升到迷信的色彩,更值得深思的是有些人过大的铺张浪费一掷千金,烧点纸也就罢了,现在有人还烧面额高达几百万甚至上亿们冥币,更有甚者会烧房子、汽车、手机、美女。显然是将自己在现实时间追求的一些低级超味投射到了所谓纪念先人中去,实际上也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在每年的祭祀上除了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外,因祭祀带来环保、安全问题更不可忽视,每年的发生的火灾而造成地方或国家资源的违害和损失不可鉴啊!

写到这里,我认为楼主提的“为什么说“上坟烧纸”是落后的一种民族祭祀形势值得探讨关注。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但不能将“祭祀”和“迷信”要区别开来;“烧点纸”与“铺张浪费”区别开来,特别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安全隐患重大问题的发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觉得这是非常荒谬的事情。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传统。

这些传统以及文化,才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基。

很多人说,白人上坟不烧纸,但白人歧视也是很重视传统的。

欧洲传统文化很多,就不提了,我们就说说美国。

美国有大量德国后裔,这些人丧葬是什么样子?

比较传统的移民,都是在按照基督教的仪式举办葬礼。

老人去世前,都要由神父来做临终忏悔和临终祈祷。

人死去以后,送到殡仪馆进行处理,到了约定的日子在教堂举办葬礼,有固定的要求。

最后下葬的时候,亲友还要去送别,也有固定的仪式。

大家常见的电影镜头,就是扔鲜花到棺材上。

其实,真正的仪式是,亲友紧紧围绕在墓室周边,为逝者祈祷,愿他告慰、生命升上天堂。德国的葬礼基本都是使用棺木的土葬,不会火化。

坟墓没有中国人那种坟包,但有墓碑。

德国葬礼有很多要求:参加丧礼最需要留意的一点儿是尽量穿灰黑色的衣服裤子,小伙要系灰黑色无图案的领结,如果不是黑衣服就穿色调黯淡、低沉的衣服裤子,切勿艳丽的服饰。同时,在丧礼上应维持庄严肃穆、清静,切勿高声谈笑风声,不然就被称作对丧家的不重视,也看起来自身缺乏教养。

棺木下葬以后,死者家里会有一个服丧期。在这段时间内,直系亲人也要尽量穿简朴深色的衣服,不能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朋友和同事也不能请他去参加喜庆的活动,比如喜宴。

如果死者的直系女性亲属,在丧期扮得花枝招展,或者频繁去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会引来各种鄙视。

对男人虽然要求较低,也可以去酒吧喝几杯,却不能肆意放纵。

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德国是不允许随便祭拜祖先的,认为这是类似于偶像崇拜。但是,这也不是一刀切。

很多德国后裔会在11月2日万灵节这一天祈祷,去墓园祭奠逝者和扫墓。

这天不会只是送上鲜花,一般还会摆上点有蜡烛的红色长明灯,象征永恒之光。

总之,德国人也有祭祀祖先的方式,亚洲人就更多了。

个人认为,中国人过年给祖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上坟烧纸、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放鞭炮等等,都属于民俗。

这是几千年的传统。

你可以不提倡老百姓去做,通过宣传改变部分老百姓的方法,但不能下达行政命令禁止这么做。

如果说春节放鞭炮是在城市内,存在火灾隐患和炸伤人的危险,禁止还有一定道理。

试问上坟烧纸碍着谁了?

谁听过在公墓里上坟烧纸,烧出大火灾的?烧伤人的?

要说烧纸有污染,老百姓也不是天天烧纸,一年不过几次。这几个纸钱烧的污染,抵得上一家中等工厂一年排放吗?

有人认为自己不用给祖先上坟、烧纸,你自己不上不烧就是了,凭什么去干涉别人?

出题老师仅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从而把星星之火都看成是罪恶。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人类文明史中之所以薪火相传延续至今,烧纸祭祖已是千古传承,结止到上世纪80年代,谁见过因祭祖烧纸而天不蓝水不清空气没法闻的?

以上就是关于祭祀三牲齐全叫什么的全部介绍,希望这3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内容。

标签: 祭祀 三牲 中元节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