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混合均匀度规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饲料混合均匀度规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料留样的正确方法?
一、原料的质量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质量,在选择原料时,要按原料的质量标准要求来正确的采购原料。
1、在购入饲料原料时,对购入饲料原料应严格要求,应实测水分,进行色泽、气味、质地、霉变、含杂、发热等感官检查,发现问题,不应采用。
2、对首次使用的原料及初次打交到的原料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应进行原料营养成分实测,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这同时也为制定饲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3、还要做好原料库的灭鼠、清洁工作,按类、按质定位存放,防止发生差错与污染。
二、生产工序的质量
如果原料质量过关,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饲料最终还是质量不合格,在生产饲料过程中,应严格按生产操作程序去操作,加强检查与监督。
1、在处理原料时,要搞好原料清杂工作,注意粉碎工序的粒度与筛片的磨损情况,对配料秤要定期检查,以保证每批饲料比例都正确。
2、饲料所使用的原料要有记录,清点,及时的核对,防止饲料出现问题。
3、混合的均匀度也非常重要,如果前期做的非常好而最后饲料混合不均匀那么整个饲料加工将前功尽弃,所以混合机的混合时间的控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产生混合不均。
4、对于每批次生产的饲料都要进行产品的留样保存,以便发生问题时能找出原因。
混合均匀度国标?
经查混合均匀度的国标为GB/T 5918-2008
GB/T 5918-2008是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面的国家推荐标准。该标准的具体编号及名称为:GB/T 5918-2008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两种测定方法,即氯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甲基紫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混合均匀度的检测,也适用于混合机混合性能的测试。
生产饲料预混料用那种混合机混合均匀度最好?
预混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百分之五以内。 CV不超过5%是国家规定的数据,实际我们可以做到3%左右。 混合均匀度是评价饲料加工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影响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混合机、生产工艺和原料组成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行业内混合机用的各种各样我都见过使用结果都不错我见过的有卧式罗带,卧式耙式,卧式双轴桨叶,卧式轴上有狼牙棒的,立式单螺杆,三维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都能满足,效率最高应该是卧式罗带和双轴桨叶.在湖州猪饲料的预混料,用的是罗带混合机,他们对饲料加菌,混合后发酵,此混合机在该种潮湿物料上表现很好,基本10分钟左右即可满足均匀度要求.在韩国见过双轴桨叶连续式饲料混合机,效率更高,只是对喂料器给料均匀度和每分钟产量有比较高配套要求.
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合机、被混合物料的主要物理特性、混合机的充填量、混合时间及具体的操作状况等。
混合机对混合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混合机性能:
(1)混合均匀度高,无死角,物料残留少;
(2)混合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并与整个机组相配套(包括连接和功率配套);
(3)结构简单坚固,门开关灵活,操作方便,便于检测取样和清洁清理;
混合均匀度对饲料的内在品质影响很大。国标规定,配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10%,预混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5%,混合不足或过度均会导致饲料分级,影响饲料品质。
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有混合机的机型、结构、制造精度等;混合物料的物理特性,如粒度、流动性、表面粗糙度等;混合操作条件,如混合时间、充满系数、混合机转速等。
目前投入使用的双轴桨叶卧式混合机已基本能达到混合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测定混合均匀度的方法很多,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高度依赖所使用的标记物。混合可节省饲料6%~8%,同时保持清洁的环境。
混合的目的是使各种物料均匀分布,保证营养的全价性。
研究表明,发现仔猪对混合均匀度的敏感性远高于育肥猪。
当仔猪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以铬和氯为指示剂)从106.5%降至28.4%时,仔猪日增重提高41%,饲料转化率提高18.5%;再从28.4%降至12.3%时,仔猪日增重提高5%,饲料转化率提高4.4%。
而育肥猪料的CV值从53.8%降至14.8%时,平均日增重仅提高30克,饲料转化率也提高不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仔猪料中的特种成分分布不均降低适口性;
另一方面仔猪采食量小,摄入的营养不均衡。
混合不均的肉鸡饲料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影响肌肉的化学成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混合均匀度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混合均匀度规定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