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泌乳母猪饲料配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泌乳母猪饲料配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母猪料怎么介绍?
回答后备母猪饲料配方:玉米60%、麦麸(或米糠)22%、豆粕14%、母猪预混料4%。妊娠母猪前期饲料:玉米62%、麦麸(或米糠)21%、豆粕13%、母猪预混料4%。妊娠母猪后期饲料:玉米62%、麦麸(或米糠)16%、豆粕17%、母猪预混料4%、牲命1号1%。
一、母猪饲料配方表配料详细
1、后备母猪饲料配方
(1)玉米60%、麦麸(或米糠)22%、豆粕14%、母猪预混料4%。
(2)玉米34%、小麦30%、麦麸(或米糠)22%、豆粕10%、母猪预混料4%、小麦专用复合酶0.2%。
2、妊娠母猪前期饲料
(1)玉米62%、麦麸(或米糠)21%、豆粕13%、母猪预混料4%。
(2)玉米36%、小麦30%、麦麸(或米糠)21%、豆粕9%、母猪预混料4%、小麦专用复合酶0.2%。
3、妊娠母猪后期饲料
(1)玉米62%、麦麸(或米糠)16%、豆粕17%、母猪预混料4%、牲命1号1%。
(2)玉米36%、小麦30%、麦麸(或米糠)16%、豆粕13%、母猪预混料4%、牲命1号1%、小麦专用复合酶0.2%。
4、待产泌乳母猪饲料
(1)玉米67%、麦麸(或米糠)9%、豆粕18%、母猪预混料4%、牲命1号2%。
(2)玉米41%、小麦30%、麦麸(或米糠)9%、豆粕14%、母猪预混料4%、牲命1号2%、小麦专用复合酶0.2%。
二、母猪饲料豆粕要粉碎吗
1、母猪饲料豆粕要粉碎。将母猪日粮中的谷物进行适度粉碎,可以提高经产母猪的生长性能。研究表明,用碾磨到四种粒度的豆粕配制日粮饲喂100头经产母猪,可以使饲料的干物质消化率和氮的消化率都得以提高。
2、养殖母猪时一定要注意膘情,由于母猪不能控制膘情,所以养殖户要多注意一些。母猪膘情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太肥或太瘦对母猪都不好,太瘦了母猪会缺乏营养,可能怀不上仔猪。太肥了母猪会被脂肪化,同样也会怀不上仔猪。
3、养母猪一定要防治疾病,比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等。当母猪身上有炎症时,会有一些具体的症状表现,比如分泌出一些分泌物,或者采食量下降等。这时可以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哺乳母猪料蛋白一般多少?
哺乳母猪料蛋白一般14%-15%,哺乳母猪的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应为14%-15%,消化能2.9-3.1兆卡/千克,食盐0.4%-0.5%,赖氨酸0.5%-0.6%,钙0.65%,磷0.5%,注意充足供应微量元素和多维素,泌乳母猪饲养要点要掌握日喂量和次数。产后不要喂太多,经3-5天逐渐增加日喂量,7天后转为正常。
如何配制哺乳母猪饲料?
主要是保证获得较高的仔猪断奶窝重和成活率,同时要防止母猪掉膘太多,否则母猪再次发情会推迟,甚至不发情。通常要提高能量水平,确保日粮消化能在14兆焦/千克以上。饲料配方中要避免选用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原料,还可适当添加脂肪(3%~5%)或优质大豆磷脂(4%~6%),以提高能量水平。夏季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适当提高,达到18%。选择优质蛋白原料,建议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粗蛋白含量≥44%)、膨化大豆、进口鱼粉等蛋白质原料。赖氨酸含量应达到1%左右。较高的赖氨酸水平和理想蛋白质有益于哺乳母猪泌乳性能的正常发挥。钙、磷比例要恰当。钙的含量应在0.8%~1%,磷为0.7%~0.8%,有效磷0.45%。为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可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造成哺乳母猪后肢瘫痪。夏季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150~200毫克/千克)可减缓热应激。
哺乳母猪饲养,主要是要保证获得较高的仔猪断奶窝重和成活率,同时要防止母猪掉膘太多,否则母猪会推迟再次发情,甚至不发情。
因而,保证母猪泌乳期间摄入足够多的营养物质至关重要。通常要提高能量水平,确保饲料消化能在14兆焦/千克以上,同时,饲料配方中要避免选用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原料,还可适当添加脂肪(3%~5%)或优质大豆磷脂(4%~6%),以提高能量水平。夏季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适当提高,配到18%,选择优质蛋白原料,建议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粗蛋白含量≥44%)、膨化大豆和进口鱼粉等蛋白质原料。赖氨酸含量应达到1%左右,较高的赖氨酸水平和理想蛋白质,有益于哺乳母猪泌乳性能的正常发挥。钙、磷比例要恰当。钙的含量应在0.8%~1%,磷为0.7%~0.8%,有效磷0.45%。为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可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造成哺乳母猪产生肢蹄病,重者后肢瘫痪。夏季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150~200毫克/千克),可减缓热应激。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认为,哺乳母猪饲料中适当增加精氨酸含量、添加异黄酮,可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增加哺乳仔猪的断奶重和成活率,对母猪的发情间隔没有影响。母猪的泌乳有什么规律猪养殖方法/猪养殖方法要点?
母猪泌乳具有明显的定时“循环放乳”规律。
泌乳行为:当仔猪饥饿需求母乳时,它们就会不停地用鼻子摩擦揉弄母猪的乳房,经过2~5分钟后,母猪开始频繁地发出有节奏的“吭、吭”声,标志着乳头开始分泌乳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放乳。此时仔猪立即停止摩擦乳房,并开始吮乳。母猪每次放乳的持续期非常短(最长1分钟左右,通常20秒左右)。一昼夜放乳的次数随分娩后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产后最初几天内,放乳间隔时间约50分钟,昼夜放乳次数为24~25次;产后3周左右,放乳间隔时间约1小时以上,昼夜放乳次数为10~12次。而每次放乳持续的时间,则在3周内从20秒逐渐减少为10多秒后保持基本恒定。
泌乳量:母猪的泌乳量依品种、窝仔数、母猪胎龄、泌乳阶段、饲料营养等因素而变动。每个胎次泌乳量也不同,通常以第三胎最高,以后则逐渐下降。以较高营养水平饲养的长白猪为例:60天泌乳期内泌乳量约600千克,在此期间,产后1~10天平均日泌乳量为8.5千克,11~20天为12.5千克,21~30天为14.5千克(泌乳高峰期),31~40天为12.5千克,41~50天为8千克,51~60天为5千克。
猪乳依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初乳和常乳,分娩后头3天内的乳称为初乳,以后的为常乳。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较常乳高,而乳脂、乳糖等较常乳低。初乳中含有许多母源抗体,对增加仔猪的抵抗力很有好处,另外,初乳中含有镁,能促进仔猪排出胎粪和刺激消化道活动。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吃初乳,不吃初乳的仔猪难以养活。
乳汁成分:母猪乳汁成分随品种、日粮、胎次、母猪体况等因素有很大差异。
猪初乳成分如下(%):水分:73.5;总蛋白质:19.3;脂肪:4.0;乳糖:2.2;免疫球蛋白(毫克/毫升血液)G:64.2*,A:15.6*,H:6.7;白蛋白:13.8*。
猪常乳成分如下(%):水分:81.1;总蛋白质:5.8;脂肪:7.3;乳糖:4.3;免疫球蛋白(毫克/毫升血液)G:3.5**,A:5.5**,H:2.3**;白蛋白:4.9**。
注:*分娩后12小时平均值;**分娩后72小时平均值。免疫球蛋白项目的数据仅供参考,因为其含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幅度很大。这些数据旨在说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大大高于常乳中的含量,且其含量迅速降低。
哺乳猪饲料最佳配方?
哺乳母猪饲养,主要是要保证获得较高的仔猪断奶窝重和成活率,同时要防止母猪掉膘太多,否则母猪会推迟再次发情,甚至不发情。
因而,保证母猪泌乳期间摄入足够多的营养物质至关重要。通常要提高能量水平,确保饲料消化能在14兆焦/千克以上,同时,饲料配方中要避免选用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原料,还可适当添加脂肪(3%~5%)或优质大豆磷脂(4%~6%),以提高能量水平。夏季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适当提高,配到18%,选择优质蛋白原料,建议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粗蛋白含量≥44%)、膨化大豆和进口鱼粉等蛋白质原料。赖氨酸含量应达到1%左右,较高的赖氨酸水平和理想蛋白质,有益于哺乳母猪泌乳性能的正常发挥。钙、磷比例要恰当。钙的含量应在0.8%~1%,磷为0.7%~0.8%,有效磷0.45%。为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可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造成哺乳母猪产生肢蹄病,重者后肢瘫痪。夏季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150~200毫克/千克),可减缓热应激。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认为,哺乳母猪饲料中适当增加精氨酸含量、添加异黄酮,可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增加哺乳仔猪的断奶重和成活率,对母猪的发情间隔没有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泌乳母猪饲料配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泌乳母猪饲料配方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