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猪,少用药,多收益!好产品是我们的优势,好技术是我们的特色!欢迎光临猪病课堂】
1 冬季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特点
秋冬季节气候变化相对较为明显,冬季猪呼吸道疾病呈一定的季节性发病趋势,多元化的致病诱因导致本病难防、难诊、难治,期间因原发病产生继发(并发)感染,病死率极高。在生猪养殖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温度监控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极易引发猪疫病,对生猪养殖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对秋冬季猪疫病的病因研究发现,管理不科学、免疫接种不合理、存在传染性病原是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而存在于秋冬季生猪体内传染性病原体,在温度偏低、生猪抗病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极易与多种病原出现混合感染,甚至部分病菌出现变异,发生猪疫病。
2 冬季猪常见病的原因及类型
2.1 猪气喘病
该病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猪病,大多数猪容易受到感染,该病是由体内的肺炎支原体而引起的,该病表现为慢性,患病后容易传播病菌给其他猪只,因此它的危害性很大。该病一般在前期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咳嗽连续。在后期更加严重,由呼吸加快变为气喘,咳嗽流涕,减少食量或者停止吃食,在体温上保持不变。此病传播快并且消除的难度较大,但一般不会引起死亡现象。
猪气喘病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1) 可以为其注射药剂,一般混合土霉素,硫酸链霉素,黄连素及硫酸卡那霉素在猪的肺腧部位注射。(2) 在饲料中拌氟苯尼考预混剂,同时饮水中添加10%强力霉素可溶性粉,每100kg水加100g。
2.2 猪流感
该病多发于初冬或冬末,多发于这个时期气候变化幅度大,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使猪舍的湿度增大、变得潮湿。受这种气候的影响,猪体内容易遭受寒风的侵害以及体内寄生虫的侵扰,体内产生大量病毒例如流感病毒以及猪流感嗜血杆菌,在这两种病毒相互作用之下,使猪引发疾病。病猪表现为精神不振,缺乏食欲,一般表现为停止食用饲料,身体表面的结膜呈现潮红现象,身体的体温大幅上升,高至40~42℃,身体反复寒战,呼吸困难,有的甚至更严重,出现便秘现象。
针对猪流感产生的症状,应对猪在冬季之前就进行抗菌素及疫苗的注射,以提高猪的预防能力。另外在流感疾病发生以后应注重内外兼治,不能仅仅使猪在表面上退烧,要对猪进行综合治疗。
2.3 猪腹泻
冬天的天气忽冷忽热,在寒冷时期,猪一般怕冷而大多在草窝中钻着,不喜在外部活动,这就使猪在吃食之后出现肚腹胀满现象,使猪出现消化不良,引发呕吐,腹泻,排泄出的粪便呈现黄绿色。
防止猪腹泻还应对猪进行补硒工作,可以喂食一些含硒的食物,如大蒜。另外,连续给猪注射40mL 的碘胺噻唑或者混合葡萄糖、抗坏血溶液与氯霉素注射液静注。还可以对有便秘现象的猪喂食花生油或人工盐,使肚腹内的积食得到消化,减少排泄的次数。
2.4 仔猪水肿病
该病多发断奶40~70d 后的仔猪,肥胖仔猪更常见。原因多为所食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饲料的质量存在问题。受环境气候突变的影响,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另外还有可能是体内缺乏硒元素所致。病猪主要表现为各个身体部位如眼部、鼻部、腹部及四肢内侧出现各种斑点。剖检可见仔猪的胃部和肠部出现充血水肿,有些幼猪出现痉挛、昏迷现象。
体重在15kg 以下的可以对其注射藿香正气水少量;体重在20~50kg 的可以适当提高药物的用量;体重在50kg 以上的可以注射20~25mL。另外,要使猪的生活环境温度达到其适应的的温度,同时使饲料保持干燥。
3 病因解析
冬季猪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极其复杂,主要是感染相关病原微生物,常见致病原主要包括:病毒性(普通感冒病毒、猪流感病毒、猪温和型HC等),细菌性(猪支原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炎型链球菌病等),寄生虫性(主要是蛔虫、肺丝虫)等,上述常见病在临床上互相影响、互为诱导因素,多元混感现象极为普遍。另外,冬季贼风穿舍,直接刺激猪的呼吸黏膜,即会引起黏膜发炎而产生明显呼吸道症状;冬季空气相对干燥,猪舍内湿度偏低、粉尘超标,以及采用某些强烈刺激性的消毒剂消毒未作必要的防护等,均可能刺激猪的呼吸黏膜而引发本病;猪场(舍)内卫生治理及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不严,导致养殖环境内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猪感染其中的呼吸性病原体,就会引发呼吸道本病。
4 综合防治
4.1 预防控制措施规模化(适度规模)猪场进入冬季最关键的预防措施是加强高危害性重大疫病和季节性高发病的科学防范,主要措施包括:
(1) 重视疫苗免疫。应加强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的检疫检验,杜绝引进阳性种猪及商品育成仔猪,同时落实相关疫苗接种,并经抗体检测合格率达75%以上,以降低重大疫病造成的高死亡风险,保障本场养殖效益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 加强生物安全防范管理。冬季场要严格本场的“准入制”,加强隔离、禁入、规范化防疫消毒等管理,以降低“野毒”入侵感染几率,包括饲管人员冬季发生感冒等也应禁入猪场(舍)。
(3) 加强养殖环境净化。规模化猪场要及时清扫猪舍内粪尿、污染严重的垫料,清理干净料槽、水槽,并实施到位的消毒处理,维持猪舍内清洁、干燥、无菌、温湿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的环境,以降低本病发病率。每周至少整场彻底消毒1 次;个别发病及病死个体,迅速撤离原发病舍,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同时对发病舍内粪尿、垫料及时清除并严格消毒,病死畜尸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及严格消毒。
(4) 均衡猪群营养增强抗病力。冬季保证猪群充足的饲料、饮水供应,从“固本培元”的基础手段入手,满足饲料营养的全价性、搭配的合理性,就能增强猪群的体质、提高整体免疫力,从根本上降低本病发病率。
(5) 善用保健预防程序治未病。冬季及时辨症用药,优选一些相宜的保健型复方中草药散剂拌料投喂,综合防治效果颇佳。笔者推荐:黄连解毒散+ 氟苯尼考(微晶)+ 多西环素(微晶)”,上述药物混合均匀之后拌料添加微晶工艺提高药效70%,对猪冬季诸般不明原因所致的呼吸道疾病防治效果显著,且多次应用无明显多副作用,可经常性使用。
4.2 治疗方法
对重症不食病例:(1) 黄芪多糖注射液(抗病毒、强免疫,0.2mL/kg)+ 柴胡注射液(0.1mL/kg)+ 头孢噻呋钠(0.1g/kg),混合肌注,视具体情况,1~2 剂/d,连注2~3d。若检查发现病猪发热明显,宜再添加安乃近或氨基比林注射5~10mL。
(2) 针对咳喘、呼吸极度困难的病例:泰乐菌素(10mg/kg)+ 柴胡注射液(0.1mL/kg)+ 麻杏石甘注射液(含石膏、麻黄素、苦杏仁、干草等,0.1mL/kg),混合肌注,1~2 剂/d,连注2~3d。治疗期间配合专利产品“呼吸特效”拌料,效果尤为显著。
【科技养猪,让猪少生病不生病,看猪病我们是认真的!添加关注微信公众号zhubingketang(猪病课堂)】
【精彩文章】养猪备必知识——仔猪做“三针保健”的意义及依据 | 养猪人束手无策的猪喘气、呼吸困难、干咳,咳喘治疗方案及预防| 乏情后备母猪实用性催情技术详解 |种猪场实用技术—母猪流产的分类 氯前列烯醇在养殖场完美使用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