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的调质与制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饲料的调质与制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料厂制粒工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熟悉饲料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了解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和原料配比,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3. 具备一定的机械、电气知识,能够进行设备故障的排除和维修。
4. 具备一定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5.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工作人员协调配合,完成生产任务。
6.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及时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7. 遵守工作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基本要求,不同饲料厂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具体要求还需要根据饲料厂的具体情况和岗位职责来确定。
1、严格遵守制粒机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
2、了解当班生产任务,提前到达岗位作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3、熟悉各产品工艺参数、明确蒸气供应情况,精确调制压辊间隙,准备就序报告中控员。
4、严格控制饲料外观质量,确认待制粒物料感观符合品种要求后方可制粒作业。
5、集中精力,监视设备运行状况,随时调节附和,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报中控并协助处理,并作好《制粒作业记录》。
膨化饲料怎么加工?
膨化指物料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突然降温降压,使物料膨胀。比如以前街头爆米花就是土法膨化。膨化饲料机生产出的饲料是不成颗粒的,如果想方便管理,需要配合颗粒机一起使用。
膨化饲料是指经过挤压膨化工艺生产出的饲料。挤压膨化的过程是将粉状饲料置于膨化机的调质器内,在高温、高压和高湿的环境中,经过螺旋挤压装置的挤压,物料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当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力后,从物料模孔突然释放至常温、常压,并被切刀切成所需形状和长度的产品。
膨化饲料除了具有颗粒饲料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消化率更高原料经过膨化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处理和各种机械作用,能够破坏和软化纤维结构的细胞壁部分,使其中淀粉糊化、蛋白质组织化,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显著提高,如鱼类膨化料可提高消化率10%~35%。某些幼畜,如乳猪或仔猪、犊牛等,因消化器官尚不发达,难以消化复杂的植物性饲料,通过膨化可以有效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2)形状多样膨化机的模板可制成不同形状的模孔,因此可挤压出不同形状的膨化颗粒料。如猫饲料可制成鱼形,犬饲料可制成排骨形等,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外观诱食价值。(3)更加卫生膨化工艺使物料经历了比制粒工艺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处理,因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杀菌效果。不仅可以预防动物消化道疾病,还可更有效地脱除饲料中的热敏毒素和抗营养因子。(4)适口性更好在膨化过程中,不仅淀粉熟化可以增加香气,脂肪从细胞内部渗透至表面以及糖、蛋白质、脂肪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使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这些都使得饲料的适口性更好,有利于刺激动物的采食。(5)改善饲料在水中的沉降性能通过膨化工艺参数的设置,可以制成各种沉降速度的膨化饲料,如浮性、慢沉性和沉性等,以满足水产动物不同生活习性的要求,减少饲料损失,避免水质污染。例如,质地疏松、多孔的浮性饲料,适合上层鱼类采食。
由于膨化饲料的特殊使用效果好,多用于宠物饲料、水产饲料和乳猪饲料的生产。使用中要注意,挤压膨化对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且电耗大、产量低、成本高,但一般可从提高的饲料报酬中得到补偿。
一般包括原料除杂、粉碎、配料、混合、微粉碎、二次配料、二次混合、混合料筛理、加水及蒸汽调质、湿法膨化制粒、烘干、油脂喷涂、冷却、分级和包装等工序。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实际上是高温瞬时的过程,即饲料处于高温(110~200℃)、高压(25~100千克/平方厘米)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10%~20%甚至30%)的环境中,通过连续混和、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膨松多孔的饲料。
颗粒饲料机中调质器有哪些作用?
摘要:蒸汽调质是指在制粒之前,在调质器中对于饲料粉料添加蒸汽、水分,同时进行搅拌混合,对其进行高湿、高温、机械综合处理的过程。
目的是使其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物料软化。
蒸汽调质是指在制粒之前,在调质器中对于饲料粉料添加蒸汽、水分,同时进行搅拌混合,对其进行高湿、高温、机械综合处理的过程。
目的是使其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物料软化。以便于制粒和提高颗粒质量,并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
通过适当调质,可以提高制粒机的制粒能力,杀灭有害病菌,改善颗粒产品质量,尤其是硬度、耐久性和水产饲料的水中稳定性。
制粒的标准?
是指在制备颗粒状物质时所需满足的一系列要求和规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颗粒形状:颗粒应具有一定的形状,通常为圆形或类似圆柱形,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2. 颗粒大小:颗粒的大小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颗粒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其使用效果。
3. 颗粒均匀性:颗粒应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即颗粒之间的大小和形状应尽可能一致,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颗粒密度:颗粒的密度应适中,既要保证颗粒的稳定性,又要考虑颗粒的储存和运输成本。
5. 颗粒硬度:颗粒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易碎或易破碎。
6. 颗粒含水量:颗粒的含水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颗粒的稳定性和质量。
通过以上标准的要求,制粒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均匀性和稳定性的颗粒产品,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如医药、化工、农业等。
包括:
1. 颗粒大小:颗粒大小应均匀一致,以满足药物的释放和溶解性能。
2. 硬度:颗粒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保持药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外观:颗粒应呈均匀的白色或灰白色,无杂质和色斑。
4. 崩解性:药片应能在规定时间内崩解,药物的释放和吸收效果符合要求。
5. 含量均匀度:药片中药物的含量应符合规定,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 稳定性:药片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7. 生产效率:制粒过程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8. 环保性:制粒过程应尽可能采用环保的工艺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和生产条件进行微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的调质与制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的调质与制粒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