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一份致富历程的经验,感谢您的支持!
文| 森林
编辑| 小江
广西一老汉把牛粪当金子卖, 天天掏牛屁股,一头牛能给他带来6万的收入。
他的农场里有上千头牛,但是老汉一个都不卖,而且养牛他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一头牛成本就3元。
那么老汉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图1
处理酒糟养了牛
养牛的老汉名叫黄炳权,选择牛生意是起源于另外一个行业——珍珠养殖。
在岸边有两个他自己的小厂房,里面养着蚌类。
然而,这些房屋里养殖的并不是普通的珍珠,而是用于黄炳权酿造美酒的珍珠蚌肉。
1995年,黄炳权运用自家传承的补酒方法,创立了一家酒厂。
珍珠蚌肉成为他酿造美酒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由于酒的畅销,黄炳权每年能卖出超过亿元的产品。
2005年,他收购了当地一个没人用的场地,并开始经营珍珠生意。然而,随着酒产量的增加,黄炳权面临着处理产生的50吨酒糟的问题。
最初,黄炳权尝试将酒糟提供给农户养猪,但这已经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图2
正巧在这时,黄炳权偶然间注意到了牛,牛每天需要消耗80斤的草料,这让他觉得养牛可能是处理酒糟的好方法,于是他决定开始养牛。
然而,这个决定让大家都感到困惑。
酒厂本来运作得很好,突然之间黄炳权开始养牛,资金链被大幅度拉长。
过去弥漫在空气中的酒香被牛身上的气味取而代之,这让人们摸不着头脑。
尽管大家无法理解黄炳权的做法,但他因此成为了当地的传奇人物。
他能以很低的成本养牛,却获得了高额的收益,相比之下,许多养殖户每头牛仅能卖到一两万的价格,最多只能获得20%的利润。
黄炳权每养一头牛就能净赚三四千元,而他自己却能赚取超过六万元。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图3
黄炳权首先参观学习了广西的许多牛场,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以及总结他们养牛时候出现的问题。
于是,2006年,黄炳权建立起了自己的牛场,开始养牛。
他选择了印度奶水牛,这种牛对食物接受度较高,可以更好地适应酒糟。
与此同时,印度奶水牛很受外地人喜欢,牛的销售渠道问题就解决了。
不过牛不吃酒糟,这下子可让他犯了难。
起初,牛对酒糟不感兴趣,为了让牛渐渐接受,黄炳权在酒糟上铺了一层草,牛会先吃掉草,然后再顺带吃一些酒糟。
通过这种方法,一头牛每天能吃进去十多斤,喂食后,牛因为酒精上头会乖乖睡觉,皮肤好看着就有卖相,它们也不再挑剔饲料的品质。
图4
相比其他养牛户三年达到1.5万元成本的情况,黄炳权通过节省71%的成本来养牛。
怪招让人嘲笑,却安全过冬
在2008年冬季,广西地区遭遇了持续的低温天气,这对于牛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黄炳权面临着如何保护牛群不被冻死的问题。
当时,黄炳权的牛数量已经扩大到1000头,但由于这些牛来自印度奶水牛,它们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很差,低于十度以下甚至会被冻死。
为了保护牛群,黄炳权采取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措施。
首先,为了防止牛被寒冷所伤,黄炳权决定购买柴火烤牛,这个想法听起来有些荒唐可笑。
他花费了30万元人民币用于买柴火,而这个烤牛的过程竟然持续了四十多天。
然而,更加滑稽的情况在此时发生了。
图5
由于降温,草这个时候不够吃了,黄炳权突发奇想,喂牛花生壳吃。
然而,这种做法出乎意料地给牛带来了麻烦。牛吃了花生壳后,十天八天无法排便,导致牛感到痛苦和狂躁。
黄炳权十分着急,为了救治牛群,他决定让员工给牛掏牛粪。
起初,员工们都强烈抵触,觉得这份工作太窒息了。
但是为了保护牛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个任务。
掏牛粪这个工作需要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技术人员戴上了长度可套住胳膊的塑料手套,并在手套上涂抹肥皂水以保持润滑。
此外,他们还要正确站立姿势,侧身站在牛的身后,以防止被牛尾巴扫到。因为牛的尾巴非常有力,一不小心被扫到会很危险。
图6
在掏牛粪的过程中,牛的肠道黏膜不会出血,这对牛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工作人员为自己的职业工作感到骄傲,尽管他们是掏粪工,但他们认为这个职业是有高尚性质的。
后来黄炳权了解到,花生壳只能作为牛饲料的20%比例,如果量过大会引起牛的便秘问题。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些操作太荒唐,可是黄炳权却靠着这些方法熬过了那个冬天,没有任何大的损失。
然而黄炳权并未满足于此,他继续寻找解决冬季食物问题的方法。
有一天,他偶然在一个水果加工厂看到牛吃果皮,这给了他启发。
黄炳权决定尝试给牛喂果皮,因为果皮几乎成了垃圾被随意处理,而且他担心牛可能无法适应这种改变。
图7
为了充分利用果皮,黄炳权找到了一个设计过的加工厂,并开始收购果皮供给牛食用。
然而没过两天,黄炳权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果皮中的菠萝含有腐蚀性的菠萝酶,牛吃多了之后舌头也烂了,口腔也烂了,到最后牛疼的吃不下东西。
与此同时,果皮储存也是一个挑战,时间一长果皮会发臭腐烂。
为了环节发酵腐烂这个问题,黄炳权加入了一种菌种帮助果皮发酵。
经过十几天的发酵,果皮变得干燥,他们将新鲜的果皮不断与发酵过的果皮混合。通过这样的处理,果皮可以保存几年时间。
喂养果皮的方法让黄炳权成功降低了饲料成本。
图8
一头牛的正常饲料费用是22元,而黄炳权每头牛喂养果皮的成本只有3元,这包括了果皮的采购和人工成本,黄炳权逐渐增加了对果皮的收购量。
起初供货商还要收取费用,但当他们知道黄炳权需要的果皮量很大时,纷纷愿意免费提供。
果皮量非常充足,园区内的果皮堆积如山。
黄炳权将这些果皮拉回养牛场,解决了企业最大的难题。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获得了收益,大家不再计较这些费用。
养牛又养鱼
到了2010年,黄炳权已经拥有了上千头牛,其中大部分是母牛。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黄炳权竟然不舍得卖掉这些牛。
五年后,这些牛带给了他丰厚的收益,每头牛能够为他带来更多的赚钱,使得他的年收入达到上亿元的水平。
图9
在2010年4月,黄炳权突然承包了一个废弃的盐场,决心要将其改造成养鱼的场地。
他花费了上千万修筑海堤,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甚至将酒厂每年赚的钱都投入其中。
然而,这些举动引发了家庭纷争,与家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原来,黄炳权打算利用牛粪来养石斑鱼。
通过加工对牛粪进行了去除氨氮,然后把这些牛粪全都对方在池塘的岸边,一下雨就把牛粪冲下来了。
一下雨池子里不仅有水源,牛粪还能在水里,还为藻类提供了养分,这样一来,水中的小鱼和小虾就不再缺食物。
水里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所有的鱼虾都不缺吃的,水体的生态平衡也得以维持,鱼的产量和质量也越来越高了。
图10
凭借这些鱼,黄炳权每年额外收入两百多万元。
到了2013年,他的牛数量已经达到4000多头,每年出栏500头公牛。
由于黄炳权的牛食用果皮牛肉质量上乘,一头牛的售价可以高达2万元。
除了养鱼,黄炳权也在牛奶方面下了功夫。
他养殖的奶水牛牛奶非常香醇,黄炳权利用这一优势,又把牛奶加工成奶酪,一斤卖150元。
这使得黄炳权每年又多收入一百多万元。
然而就在2015年,黄炳权突然减少了鱼的养殖量,而他养的牛也不愿意卖掉。
原来黄炳权一直都不舍得卖掉牛,是因为他希望它们能繁殖出更多的小牛。
图11
每天,黄炳权的牛产生着100吨的牛粪。
为了处理这些牛粪,黄炳权甚至请教了农业科研人员,并花费数个小时在牛粪堆里观察。
最终他发现牛粪经过发酵后产生了一种有机物质。
这些菌的价值不同凡响,每吨都可以售出3000元的高价。
对于黄炳权来说,牛粪如同黄金一样珍贵,他兴奋地看着牛不断拉出的粪便。
黄炳权将免费提供牛粪有机肥给农户进行实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6年的收获季节,农户们成交十分显著,甚至引来了大型种植户的关注。一个亩地的纯利润能够达到6000元。
图12
如今,黄炳权的有机肥年销量达到3万吨,他以其善于变废为宝而著名。
甚至利用菠萝酶溶解珍珠蚌壳,用于给牛补钙,一年之间就能省下上百万元。
黄炳权总是有着独特的想法,他将废品转化为宝贵资源,这也构成了他亿万财富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