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断奶后育肥是羊肉生产的主要方式,因为断奶后羔羊除小部分选留到后备羊外大部分要进行出售处理,一般地讲, 对体重小或体况差的羔羊进行适度育肥,对体重大或体况好的进行强度育肥,均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可实现羔羊真正的快速育肥,波尔山羊、大耳羊、黑头羊等引进及培育良种山羊可在6~ 8个月,地方品种山羊可在8 ~ 10个月达到出栏体重,大大地缩短出栏时间。
(一)分阶段饲养
使用全价颗粒饲料对早期断奶羔羊进行快速育肥,根据羔羊的生理发育及营养需要,结合生产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可将整个育肥期分为育肥前期和高强度育肥期。
1.育肥前期
育肥前期也可称为预饲期目的是让羔羊在断奶后有段时间的适应,包括日粮变化环境变化的适应,从而让羔羊顺利地进人育肥阶段。该阶段使用羔羊育肥前期全混合颗粒饲料,根据羔羊品种和生长发有情况的不同,时间可以为30— 82天
2.高强度有肥期
羔羊预饲期过后即可进人高强度育肥期,该时期的主要目的就是快速育肥,缩短羔羊的出栏周期,一般为60 - 90d,待羔羊体重达到25kg以上时即可出栏。
(三)育肥羊快速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1.育肥羊的饲喂技术
羔羊断奶后断奶羔羊全混合颗粒料应继续饲喂1周,以减少断奶应激,之后逐步过渡使用羔羊育肥前全混合饲料,过渡期为1 - 2周。断奶后的羔羊而临断奶应激,需要精心管理,尤其是要注重包括适应周围环境和日粮变换。精心管理,以确保迅速适应饲料和新环境,以及避免急性发作的胃场道功能紊乱,如酸中毒。肠毒血症和脑灰质软化症。羔羊育肥前、后期两阶段过渡时两种全混合颗粒料同样应逐步过渡,过渡期为1周。投料最好采用自制的简易饲槽,以防止羔羊肢蹄踩人槽内,造成饲料污染而降低饲料摄人量,扩大球虫病与其他病菌的传播。料槽高度应随羔羊日龄增长而提高。以槽内饲料不难积或不溢出为宜。如发现某些羔羊啃食圈墙时,应在运动场内添设盐槽,槽内放人食盐或食盐加等量的石灰石粉,让羔羊自由采食。应保证有足够的食位,自由采食,每天饲喂3次,早6点、中午11点、下午5点右各喂料1次,喂料量以上次料基本吃完,没有明显的剩料为适。每次喂料前注意清理食槽,保持食槽干燥清洁。饲喂全混合颗粒饲料的山羊,一般不需 要再额外补饲舔砖。
2. 制定完善的环境卫生制度
规模化养殖场定要配置 完善的运动场,保证育肥羊充足的运动。要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羊群在进人羊舍前必须对墙壁、地面、羊栏、用具等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放牧场要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避免疫病的发生。育肥羊舍要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夏季羊舍温度高时应加强通风散热,冬天温度降低时一定要减少通风,以达到保温的目的。因为,温度较高时,羔羊会产生热应激,热应激会增加羔羊对能量的需求,用来生长和产肉的能量则相对减少。当温度超过38C时,羊主要依靠呼吸进行散热,仅有30% 的水分从皮肤排出:热应激会引起喘息,从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当温度较低时,温度每下降1C,饲料中干物质和氮的消化率就会下降0.14%,当温度下降到18C以下时,干物质和氮的消化率就会下降0.31%。羊毛是较好的保温体,但是当羊毛变湿的时候保温效应就会下降,尤其是在有风的时候。适当降低羊群的密度以增羔羊的活动量,可以或轻冷应激对羔羊的影响。
3.疾病防治
羔羊在育肥过程中除了要控制寄生虫病等传染病之外。平时还应注意防治其他疾病。应根据当地羊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 养重于防”的原则,有计划地对羊祥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主要应对羔羊白痢、羔羊肺炎、消化不良和维生索D缺乏等疾病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