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真的致癌吗(资本主导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连载之四十五多宝鱼事件4)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126

资本主导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连载之四十五:多宝鱼事件(4)

蒋高明

有毒多宝鱼的危害

多宝鱼因味鲜肉嫩广受青睐。为防止多宝鱼吃撑了消化不良,就在养殖过程中非法添加一种叫“呋喃西林”的兽药,这种药鱼吃后最快2年才能排泄掉,而人吃后就一直残留在体内,如果长期食用含有呋喃西林的多宝鱼可诱发各种疾病,甚至致癌或致畸胎。

多宝鱼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吃撑容易患肠炎并停止生长。以往养殖户都是用土霉素给鱼调解消化,但是1斤土霉素要比呋喃西林贵10元钱,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有人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呋喃西林代替治疗肠炎的药物。海鲜养殖本身就投入大,而鱼虾的病害一死就是一大片,损失惨重,大部分养殖散户都会多多少少用些抗生素,一般养多宝鱼的都在用呋喃西林。呋喃西林属于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而硝基呋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非常迅速,一般很难检测,但其代谢产物因和蛋白质结合而相当稳定,只有利用代谢物的检测才能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因此很多养殖户都存有侥幸心理。

多宝鱼养殖户从来不食用他们养殖的多宝鱼,因为毒性较强,犯罪分子在使用呋喃西林时也很慎重,不但会守在池边观察鱼的反应,还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将病鱼捞出,以免鱼被毒死。呋喃西林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可用于消毒防腐,但不易代谢。人类长期食用这种鱼类产品可能会诱发各种疾病,甚至致癌或致畸胎。

多宝鱼口感清香肉质鲜嫩,而且全身都是宝,请客吃饭时,市民点多宝鱼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满足该口感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就是要养殖户多宝鱼喂药,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多种抗生素甚至禁药吃到肚子里。

活鱼下架为那般?

上述故事本来已经结束了,各地已陆续恢复多宝鱼的养殖与销售,然而发生在2016年11月的北京各大超市活鱼莫名其妙地下架,又让消费者放下的心重新悬了起来。去年11月23日前后,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很多超市都买不到活鱼。针对这种异常现象,相关部门不接受采访,超市也含糊其辞。在没有可信服的官方消息发布之前,各种猜测都有,如怀疑北京出现了水质污染、水体污染导致淡水鱼污染传闻等。

2016年11月23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账号“首都食药”发布消息,试图打消消费者的疑点。消息称,北京2016年全市共抽检水产品1034个,合格率达96.62%;2015年至2016年11月,全市共抽检水产品2661个,总体合格率95.94%。据北京食药局信息,水产抽检在时间上月月季季都有,空间上覆盖了北京各大水产市场、商场超市、餐饮企业,抽检总体状况良好。

“大部分超市停售活鱼属实,但是具体原因不知,是商家的自主商业行为。”北京食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位工作人员承认了超市下架活鱼,也承认自己不知道原因,并给出了一个习惯性解释:自主商业行为。然而,如果有很多商家都采用了这种“自主行为”,那就是一场公共危机。

2016年11月24日,财新网采访到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的“权威人士”,给出了一个“权威结论”:“11月17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出十个城市水产品专项检查通知,其中内容之一是抽样检验兽药残留。此后食品监管二司(负责流通)准备到北京市场抽检,消息透露出去,造成市场上所有水产品退市。”这位权威人士还解释道:“这说明,一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好。二是市场存在潜规则,经营者心中有虚,先下架再说。”

北京市场的活鱼竟不约而同地全部下架,其连带全国很多大城市活鱼下降,可见问题不一般。国家食药监局要对北京市活鱼进行大检查,吓得所有超市宁可不卖也要避免被查处。这与超市对自己出售的活鱼安全性心中并没有数有关。检查活鱼,超市老板人人自危,都担心被返巨款。

后据了解,北京市食药监局拟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办等五部门发出的《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方案》,在抽检多宝鱼,黑鱼、鳜鱼(三鱼)等重点品种,监测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两药)的基础上,还结合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了抽检范围,对市场上多个品种的海水鱼、淡水鱼进行全面抽检和例行监测。不幸这一消息走漏,超市活鱼为逃避检测,索性来了个“自行下架”——我不卖鱼了,查我干嘛。

标签: 多宝鱼真的致癌吗 多宝鱼食品安全事件 多宝鱼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多宝 事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