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是对虾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整个养殖周期均常见。病虾的消化道变红色,急性感染时胃部最明显,中肠后部也变红或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失去弹性,肠道内无食物,严重者肠粘膜坏死脱落,肠道内积脓或积液。肠壁红色素细胞扩张,有大量血细胞聚集。肠道出现断节,拖便等情况,病虾不活泼、厌食、生长缓慢。
一、对虾虾肠出现问题将会引起什么危害呢?
1、对虾肠道的损坏会对对虾自身的吸收功能产生影响,会造成对虾吸收功能减弱、食料量下降,增加疾病发病率的同时还会影响其正常生长的速度。
2、对虾肠道的损坏会使对虾极易患上肠炎、白便、空肠空胃、偷死等疾病的发生。
二、发病原因
1、细菌感染
近年来爆发性虾病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被普遍认为会引起对虾肠炎。当这些致病菌在肠道菌群中占据数量优势时,就会引发肠炎。因此,在感染病菌前,需要提前打造肠道有益菌群,彼此竞争、抑制,保持稳定的动态平衡。众多一线高手验证,从放苗开始即拌喂活菌制剂,对虾肠道更健康,发病几率更小。
2、藻毒素
池塘出现有害藻相后,虾子发生肠炎是大概率事件。实际上,在养殖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有害藻是较为常见的,但当有害藻在池塘中占绝对优势后,因絮凝成团或黏附饲料上被虾子摄食或有害藻衰亡释放藻毒素到水体中,才会导致对虾中毒诱发肠炎。一般而言,高盐度的土塘、高位池常见甲藻,低盐度土塘常见蓝藻爆发,容易引发肠炎。
3、饵料当中的毒素对对虾肠道的影响,诱发肠炎
如变质的饲料当中存在的氧化油脂和黄曲霉毒素,被对虾摄食之后,对对虾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对虾肠道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出现炎症。
三、防治措施
对于南美白对虾肠炎病的防治,主要在于预防:放苗前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发病几率;调节水质,改善水质,提高虾苗的抗病能力;使用芽孢杆菌、光合菌等抑制蓝藻等有害藻类繁殖;使用优质饲料,关注虾吃料问题,控制投饵量,减少残饵对池塘污染;拌料内服保肝的胆汁酸和护肠的药物,改善肝胰腺和肠道健康。
当南美白对虾发生肠炎时,要注意先进行调水和改底,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然后拌料内服保肝护肝的胆汁酸和抗菌消炎的药物进行治疗。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作为南美白对虾主要的消化系统,肝胰腺和肠道融为一体、无法分割的,防治对虾的肠炎病,既要护肠消炎,也要保肝护肝。
标签: 养虾用什么药治肠炎 对虾肠炎怎么引起的 虾得了肠炎不吃料怎么办 肠炎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