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营底栖生活,喜昼伏夜出,生命力较强,发病时,症状不像鱼虾那么明显,轻微病症时很难发现,且不到后期也基本不会出现明显死亡。因此,河蟹疾病存在诊断困难的问题,在养殖生产中,日常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疾病高发期,加强早晚巡塘,定期下地笼查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河蟹疾病诊疗的要点以及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了解病程变化
先了解病程变化,即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包括发病前后的用药情况、治疗手段、投喂管理、天气和环境变化等对疾病的影响以及一些其他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死亡数量、持续时间等。
二、症状观察
1、肉眼观察体表,包括体色是否正常、甲壳是否有溃疡、附肢是否发红、底板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寄生虫等。
2、解剖观察,各器管颜色是否正常、头胸甲内是否有积水、肝胰腺颜色及糜烂程度,显微镜检查腺管是否充盈、鳃部是否水肿、三角瓣是否肿大、胃内是否积水、肠道食线是否饱满,有无肠炎等。
图1 体表溃疡
图2 三角瓣及鳃丝水肿透明
三、实验检测
通过核酸检测(PCR)、细菌分离培养、病理组织切片,以及现场压片、涂片后染色观察等辅助检测手段,发现病原、病因,或者验证已提出的初步诊断结论。
四、诊疗方案
1、发病初期,以外用抗菌、抑菌(如“复合碘”等)药物配合内服鳃腐康,肝胆无忧处理为主,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河蟹体质与环境条件。
2、发病期,在保障池塘环境(包括底质和溶氧等条件)良好,且河蟹体质允许的情况下,外用抗菌药物处理。
五、一般治疗顺序
1、死亡不严重时,先增氧改善环境,可以使用“氧乐多”+“底净”改善底部环境,减少底部耗氧,增加水体溶氧。再使用“藻益多”+“水无忧”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增强体质,之后配合内服抗菌药鳃腐康,肝胆无忧,7天一个疗程
2、死亡增加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防止加重死亡。先强增氧3~5天,可少量多次使用“氧乐多”,配合“矿维多”、“虾蟹益多”增强河蟹体质。之后根据发病情况外用温和抗菌药物,如“鳃腐康”等,根据情况外泼或拌料内服。
标签: 河蟹养殖问题 河蟹养殖常见问题和对策 河蟹病害图谱 河蟹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