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子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产养殖户们最怕的日子就是每年台风来临的时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何其渺小。有的水产养殖户直言:“台风来了,我们除了在屋里祷告,别无他法,只能祈求老天爷赶紧风平浪静。”
然而,对有的人来说,大风越狠,我心越荡。
在浙江温州,有一个叫王加新的人,偏偏选择了一个直面东海,直面台风的地方养鱼。
他不仅在那里投入了全部身家,而且2019年企业的年产值超过1亿元。
台风曾是童年的阴影
王加新的老家在浙江温州鹿西岛上。那时,全家六口人,靠父亲出海打渔为生。王加新13岁时的一天,父亲出海打渔遇到了台风。等了七八个小时,父亲也没有回来。一艘小渔船,一个风一个浪都都可能打翻,这样的事情在渔民家庭很常见。
万幸的是,深夜父亲赶回了家。但从那天起,王加新对自己说要靠自己的努力离开这个小岛,去改变整个家庭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18岁,王加新走出了海岛。从倒卖小商品开始,到做电器贸易生意。2013年时,王加新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
年少的梦想实现了,而王加新却要重新回到梦开始的地方,面对海岛和台风。
直面台风养大黄鱼
2013年初,温州市洞头区政府招商引资,鼓励温州商人回乡创业。当时已经在上海定居的王加新看到了商机。
当时,政府要发展大海洋经济,而温州向来有“无大黄鱼不成席”的说法。市场上的大黄鱼需求量很大。王加新考察了市场后发现,野生大黄鱼资源非常少,一斤野生鱼要上千元。而大多数养殖户都采用传统的网箱养殖,但品质跟野生大黄鱼有很大差距。
王加新就琢磨能否养出一款既接近野生的品质,价格又低于野生很多的大黄鱼。如果能用放养的方式养殖出来这样的大黄鱼,就会满足部分市场需求。
可仿野生养殖大黄鱼,难!他要改变传统的网箱养殖模式,在大海里散养。这就要求一块既封闭,又面积足够大的海域。找来找去,王加新找到了鹿西岛东南角的白龙屿。这片海域水质好,饵料丰富,适合大黄鱼生长。
但是,这里直面东海,每年都会遭遇台风。曾经也有投资商看中过这里,但最后都是担心台风袭击放弃了。但王加新坚定地选择了这里。
在别人眼里,这是天方夜谭,但王加新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用做港口工程的标准来做海洋牧场
王加新找到一家国内顶尖,专门负责港口、码头设计的单位给自己的海洋牧场搞设计。对方很惊讶,因为用交通建设这种百年大计的标准做渔业养殖,标准太高,而且投资太大。最后,他们是按照港口工程50年一遇的风浪标准进行设计。利用岛礁的天然屏障和工程化的围网技术进行养殖,这么大的工程在全国也是顶尖的。
建这样一个海上牧场,总投资要2亿元。王加新找到9名在上海做生意的温州老乡,说服他们一起回乡投资。建起了一个占地650亩的海洋牧场。在这里放养大黄鱼,形成一个天然仿生态环境。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台风“米娜”正在袭击他的养鱼基地,有11到13级台风。然而,王加新的养鱼基地完好无损。
20天才喂一次料,有啥商业秘密?
正常的投喂料都是一天两次,不给鱼吃,鱼肯定长得慢,养殖周期长啊。但王加新让员工20天才喂一次。还说这是自己一个商业秘密。
王加新请教了专家了得知,要想养出接近野生品质的大黄鱼,除了创造一个仿野生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投喂方式。王加新利用白龙屿这片海域小鱼、小虾等自然饵料丰富的特性,由过去单纯投喂饲料的养殖方式,改为自然采食和投喂饲料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根据鱼的密度,根据鱼的生长周期和水温来进行合理投饵。
在王加新看来,自己要用品质来突出经济效益,而不是以重量来体现经济效益。
一般野生大黄鱼的脂肪含量在10%到12%之间,王加新养殖的大黄鱼在11%左右。而且他养的大黄鱼细长,漂亮,鱼肉成瓣形。在温州市场上,野生大黄鱼每斤上千元。王加新养殖的大黄鱼品质接近野生,价格却不到野生大黄鱼的十分之一。高品质、低价格成为了王加新的卖点。
6条鱼打开了五星级酒店的销售市场
仿野生大黄鱼该怎么卖呢?走传统批发市场渠道吧,销量大,但是和网箱养殖的大黄鱼混在一起,辨识度不高,价格也卖不上去。王加新干脆绕过批发市场。
在温州市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王加新凭6条大黄鱼,打开了销路。
2018年初,王加新来到温州市区,找到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厨师长,这家酒店每年承接200多场各种宴席,使用大黄鱼超过6000条。一次王加新带来了一条他养殖的大黄鱼,又弄了5条其它产地的大黄鱼,一共6条。6条大黄鱼,同一位厨师、同样的做法,做出来让厨师长品尝,并选出最喜欢的大黄鱼。
结果果然如王加新所料,他的大黄鱼是最受欢迎的。
通过酒店的口碑相传和经常举办的品尝活动,王加新先后与浙江、上海等地的近百家酒店合作,通过餐饮市场,每年销售5万多条大黄鱼。
除此之外,早在2018年,王加新为了销售大黄鱼,在温州市开设了几家专卖店。为了解决消费者的信任问题,从2019年开始,王加新每年都要邀请1000名顾客免费登岛旅游。除了参观养殖基地、品尝大黄鱼,王加新还组织游客出海打鱼,游玩的同时,了解整片海区的自然条件。
2019年,王加新的养殖基地预计产出大黄鱼100万尾,产值超过1亿元。从少年时梦想着离开海岛,到如今把全部心血投入家乡产业,王加新又回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
来源:鲸鸿堂
标签: 台风的时候鱼都躲在哪里 刮台风时鱼都去哪了 台风对养鱼的影响 台风 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