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人都会关注的十大微信公众号
帮邦小鱼儿
点“关注”添加微信,
拉您进养殖交流群
5月份,气候反常而恶劣,以东北风最为频繁,持续时间最长。土池多数投苗20~60天,正是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敏感。
在此期间,广东潮汕区域的养殖池塘病害多发,慢性感染和偷死较多,游塘较少,不易发现;加上大多养殖户对病害的分辨和防控意识较为薄弱,造成病害发现较晚,防控不及时,导致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
病害的发生与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致使鱼虾发病,5月病害的爆发也随气候的变化而加重,总结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近5月中旬时转东北风,频繁交换,持续十几天,导致池水转藻或倒藻、反底,池塘水质易发暗、发红、浑浊,严重的形成水体分层,水底交换受阻,池底厌氧腐败而导致其他续发恶化,最终致使对虾生长缓慢,体弱易病。
第二阶段,5月底气候由东北风转为南风,日照时长,气温高升。藻类光合作用强,加上之前东北风反底,造成大量底肥溶于水中,以及水体不稳定,使得水体自净能力弱,有机物沉淀过多。
一旦气温升高,就会分解、腐败,池塘水底富营养化。此时,藻类突然爆发和生长,又快速老化,使pH值升高;溶解氧不稳定,白天光合作用强而高溶解氧,夜间池底腐败和老化藻类而高耗氧。
如遇高温闷热天气,极易引发缺氧和亚缺氧,造成养殖对象浮头或暗浮头(不沉底)。气候变化而引发水环境恶化,长时间的水底恶化,导致对虾体质虚弱,容易应激、中毒、缺氧。若防控不及时,或造成急性死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对虾发病恶化趋势:红须红尾(应激)→体色浑浊、体表黑点增加(厌氧、体质下降、食欲下降)→肝脏红肿糜烂、肠道发炎(长期厌氧、中毒、细菌侵蚀、空肠空胃)→肝脏、肌肉萎缩,软壳(游塘、偷死)。
对虾红须红尾
对虾体表黑色素多
肝脏红肿、糜烂
肝脏、肌肉萎缩
面对5月的恶劣天气,6月更应做到以防为主:
1. 防止藻类过于旺盛或老化,稳定pH值,经常用小黑测水,及时了解水质;
2. 定期降解腐败物,避免富营养,通透水底,提高溶解氧;
3. 定期净化水体,消除老化藻类和悬浮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消除细菌的温床和控制细菌;
4. 科学投喂,适当控料:天气恶劣时适当减料或停料,拌料内服,补充能量,增强体质;
5. 多开增氧机,夜间和凌晨期间注意巡塘,防止暗浮头。
实例实例1
饶平一客户反映,两口池塘对虾的情况有所恶化,30天4~6cm,出现空肠空胃、肠道红肿、肝脏红肿并萎缩等现象,而且体色浑浊、黑色素多,活力弱。另外,两口池水三天时间透明度缩减很多,水色浓浊,pH值过高。
处理方案
①晚上七点使用底改产品,投料区和增氧机附近等重灾区重点泼洒;
②第二天晚上七点使用泼洒增氧剂;
③第三天上午使用乳酸菌,稳定pH值,稳定藻相;
④投料减半,同时拌料内服,连用五天。
使用底改产品的第二天,水体通透性明显提高,水质清爽而鲜活,虾体黑色素减少而通透,活力明显增强;用药第三天对虾肝脏好转,红肿现象明显减少,肠道饱满;用药第五天,对虾整体情况基本稳定,pH值降至安全范围,水色从浓绿色转为黄绿色,看着嫩爽。
实例实例2
饶平一客户:养殖池塘水质清浑,缺乏藻类,同时pH值过低,为7.0左右,氨氮1.0mg/L,亚硝酸盐均为0.15mg/L。投苗20天一直保持这样的水质,对虾长速偏慢,池水偏酸,加上氨氮过高,侵袭鳃丝而致使鳃肿,对虾呼吸不畅,粘液增多,黏附藻类和死藻。
水色黄绿、清爽,氨氮和亚硝酸盐降至安全范围,第五天基本消失,对虾鳃部恢复正常,非常干净。
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
作者:海南卓越生物 卓关闪
“帮邦水产6.18 年中大促”
现金直降,全年最低价,聚惠来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标签: 对虾病害防治 对虾几月份是旺季 对虾几月份最便宜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