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野外可供放牧的青料稀少,羊在越冬期饲喂不好易造成掉膘,免疫力下降,易感各种疫病。冬季母羊大多处于受孕期,若营养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胎儿发育,降低产出效益。因此,加强肉羊越冬管理,补充营养,防范疫病至关重要。
奶山羊的特别护理
由于奶山羊在冬季吸收的营养物质除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外,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抵御寒冷,怀孕母羊还要担负胎儿生长的营养供应。因此,冬季对奶山羊的管护要当心,特别是对怀孕的母羊和尚未成熟而怀孕的小母羊,更要讲究草料,精心喂养和管护。
冬季的草料应以喂食干草类为主,适当添加少量菜叶、萝卜等青绿饲料,也可喂少量青贮饲料再搭配少量玉米、麸皮及饼类饲料。每日可按奶山羊体重的3%~4%喂干草,每只每日喂0.125公斤左右的精饲料。
对怀孕前期的母羊,每只每天喂0.25~0.5公斤玉米、麸皮及饼类混合饲料。至产前20天再增加0.25公斤左右精饲料,这样可促进乳房膨胀。同时要让羊饮温水,特别是怀孕母羊,千万不能让其饮用冰水,以免造成流产。
寒冷天气要修栏搭圈,防寒防潮,防风保温,使栏圈内保持卫生和适宜的温度。如无大风和雪且温度较高的好天,应坚持让母羊适当运动,增加光照,以增强耐寒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羊运动过程中,不要让羊走得过快,不要打冷鞭,出入圈门要防止母羊拥挤。怀孕后期2个月,应停止挤奶,以保证母羊体质健壮和胎儿发育良好。
做好防寒防冻工作,主要是在栏内铺垫褥草或干土,使母羊躺在地上后,不易冻坏乳房,不易患病。
寒冷天气羔羊的管理
冬季天气寒冷,对羔羊的成活和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因此,必须精心管护羔羊和母羊。
羔羊出生3天内必须让其吃上初乳。因初乳较浓,含矿物质特别是含镁较多,羔羊吃了后可促进胎粪的排出。且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抗体,可使羔羊体内产生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对瘦弱的羔羊要进行人工辅助吸乳。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母羊和羔羊要与其他羊只分群饲养,羊舍保温性能要好,舍内要保持干燥、清洁、舒适。不要在舍内点燃明火升温,防止羔羊因烟熏而得肺炎和其他疾病。风和日暖时,可让母羊和羔羊到舍外晒晒太阳,有利于母羊和羔羊的健康。
应加强对泌乳母羊的补饲,每天可补饲优质干青草1.5公斤,青贮料1公斤,精料0.5公斤,还可喂饮些稀粥、捏碎的熟胡萝卜等流质饲料,使母羊有充足的奶水,让羔羊吃饱喝足。
羔羊出生半月后就要开始训练其吃草吃料。开始可喂些煮熟的胡萝卜、菜叶和优质的干青草,以后可补喂些碾碎的豆饼、玉米、高粱、瓜干等混合饲料,并掺些切碎的生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以增强其适口性。一开始不要让其吃得过多,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喂量。
羊过冬须“五保”
保暖羊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强,但冬季羊舍温度不能低于0℃,羔羊舍不能低于8℃,产房要保持在10℃~18℃。过冬前,要及早检修羊舍,对屋顶和墙壁进行必要的修补,防止漏风漏雪。地处野外的羊圈,应在北墙外用玉米秸设挡风屏障;密闭式羊圈,应在门口、窗口悬挂草帘;简易式养羊大棚,可将屋檐向前延伸,架设塑料暖棚,顶面覆盖草帘子。过于寒冷的时候,应在圈舍内生火炉取暖。
保群冬牧能够让羊群吃到合适的牧草,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增强体质,有利于锻炼抗寒、抗病能力,是保群的主要措施。放牧要选择避风向阳、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地,深冬季节才可将羊群转为舍饲。
保膘供给羊群优质青干草和作物秸秆,及时补充豆粕、玉米、瓜干、麦麸等精料,保证每天每只羊能吃到200~250克精料,留做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每天每只应补饲500~600克精料。每天定时供给2~3次饮水,最好饮用淡盐水,水温达到18℃。深冬季节,即使天气很冷,晴天中午也要尽量让羊群外出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寒能力。
保胎公母羊要分开饲养,防止公羊追逐、爬跨怀孕母羊;怀孕母羊要有单独的圈舍,圈舍门尽量宽大一些,舍内饲养数量合适,保证每只孕羊的占地面积为2~2.5平方米,防止孕羊受到意外的挤压;要多给孕羊供应精料和温淡盐水,避免其饮冰水、吃霜冻草,确保喂饮合理;要防止羊群内部出现争斗、冲撞等行为;放牧路途不要太远,不走陡坡和险路,避免人为追打,防止孕羊因惊吓、急跳、跌滑而导致流产。
保健冬季羊群易患口蹄疫、链球菌病、羊痘、痢疾、感冒、大肠杆菌病等疾病,要提早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并要在入冬前进行预防性驱虫。平时要经常打扫圈舍,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通过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残料要进行筛选处理,已经污染的不能再使用。注意经常刷拭羊群体表,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肌体健康。
标签: 养羊怎么过冬 养羊如何做好越冬管理工作 养羊冬天怎么办 养羊 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