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徐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在雏鹅规模生产中,0日龄~21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较高,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率,感染鹅痛风,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那么,秋季雏鹅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鹅痛风根本治疗的方法是什么?
温度
鹅是恒温动物,而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湿度
雏鹅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亦不能掉以轻心。当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这样的雏鹅大多发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减弱,日后容易成为僵鹅,失去饲养价值。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滋生,饲料和垫料容易霉变,鹅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同时还会引发雏鹅的热射病。
饥饿与缺水
随着体内剩余卵黄逐渐被吸收,雏鹅的新陈代谢日益旺盛。因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以要求所供应的饲料品质好、易消化。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开始饮水,就不能无故中断。
预防治疗痛风
鹅痛风的预防,鹅痛风一旦发生会大大影响成活率,在预防方面从小拌料中加入肝肾康点击咨询,提高免疫力,杜绝痛风,减少其他疾病发生。得了鹅痛风后要立即挑出病鹅,解剖确认疾病,及时用痛风杆立克+肝肾康针对鹅痛风,一天见效,驱寒扶阳,强心醒脑,两天控制死亡,三到四天痊愈。
药物中毒
由于多用药、滥用药造成雏鹅中毒伤亡在养鹅过程中很常见。其主要原因是饲养户缺乏现代饲养观念,从雏鹅开食起就盲目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引起药物急性或蓄积性中毒。只要能经常保持育雏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个体分群合理,通风换气良好,并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雏鹅就能健康成长,且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
挤压和鼠害
育雏室保温条件不好、雏鹅突受惊吓、雏鹅在装运过程中遭受颠簸、不定时喂料饮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常会引起雏鹅挤压致死。鼠害对3周龄内的雏鹅影响大,不但会引起雏鹅死伤,还会传染疾病,危害其他畜禽,必须严加防范。重点要堵塞育雏室的鼠洞,注意关闭门窗,严防老鼠进入。
如果您有任何养殖问题,请点击《家禽养殖宝典》头像,点击“私信”,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或微信号,将为您养殖保驾护航,终身免费咨询。点关注,不迷路。
标签: 雏鹅痛风用什么药 养鹅痛风病怎么预防 雏鹅痛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窍门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