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是养鸡场进行消杀的常用物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稍有不当,极易引发鸡群中毒的后果。今天就讲一件在消毒剂中添加有机磷杀虫剂导致雏鸡中毒的严重事故。
鸡舍内已经完成了清粪和冲洗工作,接下来便是消毒。夏季炎热,除细菌外还有大量的蚊蝇蛆虫在暗处滋生。为了同时达到消灭蚊蝇蛆虫的目的,在0.5%次氯酸(NaCIO3)中添加粗制敌百虫晶体,杀死卵虫。其后第3天,第五天,分别两次进行了甲醛烟熏消毒、0.2%次氯酸消毒。之后月余,便进雏鸡饲养。
进雏之前,为了保证温度,便将通风口关闭,并且于前一晚将育雏保温毯打开。
进雏后,室内温度维持在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76%。进雏后半小时内雏鸡精神尚佳,半小时后出现萎靡昏睡,不食不饮。两小时后大面积昏迷死亡。发病雏鸡表现为昏迷不食不饮、张口呼吸;观察瞳孔,已缩小1/3;鼻腔和口腔不时流出泡沫性液体;部分病鸡排绿色稍带白色稀粪。
至次日,进鸡舍发现死亡雏鸡共计近千只!养殖户紧急联系研究所、动物检疫所等单位分析确诊。最后经过对临诊症状和病理解剖确诊为空气中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导致雏鸡中毒而亡。
养殖户紧急打开通风口,在保持室温的前提下进行室内大通风。并让雏鸡引用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加快体内累积毒素的排出。隔天,鸡群病情得以控制。
那到底是中了什么毒?这毒素诱使从何而来呢?专家给我们拿出了答案:
次氯酸为碱性溶液,而敌百虫这种化学成分在碱性条件下极易转化为敌敌畏。敌敌畏的威名众所周知,是一种高效高毒的有机磷杀虫剂,易挥发。鸡舍封闭高温,催化了化学反应;雏鸡抵抗力低,吸入有毒气体后,呈现出典型的中毒症状。
对于这类中毒情况,应立即同分换气,同时摄入具有解毒作用的葡萄糖和维生素溶液。并根据病症轻重,看是否需要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药物。
此事例告诫我们,消毒、杀虫剂使用要小心,免得互相反应成毒品。
标签: 鸡场消毒方法 消毒不当引发的鸡场中毒事例分析 鸡场消毒剂 鸡场 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