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注《禽病专家》免费咨询,私信了解更多养殖技术,疾病诊断预防,每天分享!轻松低成本养殖!
大家好,我是专注禽病事业的袁老师,又和大家见面了。很多养殖户对育雏第一周的管理都很重视,这关系的鸡雏卵黄的吸收,卵黄吸收充分,给鸡的生长打下很好的基础。但是很多养殖户,在管理细节中,还是模棱两可,不清楚自己的操作错误到底出在哪里,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
上鸡先预热
养殖户都明白一个标准:育雏温度在35摄氏度左右。
养殖户测定鸡舍温度用的都是温度计。温度计代表的是鸡舍空气的温度,不能代表鸡接触的地面,笼体的温度。温度总会从高温传导到低温,我们冬天用暖手宝暖冰凉的手脚,就是这个原理。鸡舍中冰凉的地面和笼体,会在鸡休息的时候,吸收鸡身体的温度。这就会导致鸡雏出现鸡爪冰凉,腹部受凉拉稀等症状。
在上鸡以前,把鸡舍温度提前1~2天上升到35摄氏度,这样鸡舍的地面,墙壁,笼体吸收充足的热量,从鸡雏身上带走的热量就会少,从而减少鸡雏受凉。
鸡舍预热是否充分,看着温度计都是35摄氏度,但是育雏的效果截然不同,这是育雏成功的第一步。
初始温度设定技巧
鸡雏的品种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鸡雏质量不同,因此育雏初始温度的设定,35摄氏度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不是固定数据。特别是温度计的悬挂范围,会直接影响到鸡舍的温度。
鸡舍中温度不是均匀的,靠近热源的地方温度高,远离热源的地方温度低。特别是肉鸡鸡舍,比较长,我们需要重点考虑到鸡舍远端的温度。
因此需要结合鸡群状态来设定温度,靠近热源附近的鸡,稍微热的张嘴呼吸,问题也不大,一定要照顾到鸡舍温度低的位置的温度。
总体参考标准:根据鸡群状态来升温,5%左右的鸡雏张嘴呼吸,温度最为适宜。
葡萄糖的合理运用
很多养殖户在鸡雏来了以后,都知道加葡萄糖来缓解脱水,补充能量。还有很多养殖户在鸡雏刚来直接是红糖和生姜给鸡雏驱寒。
这些操作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其实仍然有很多纰漏。首先是使用时间和用量的问题,葡萄糖用久了容易导致鸡雏拉稀,红糖用多了会导致鸡雏肠道蠕动减缓,导致鸡雏糊肛。
因此不论红糖还是葡萄糖,使用时间不宜过久,建议鸡雏回来当天用6小时左右,后边就不需要饮用了。
同时需要注意,生姜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添加。生姜是发散的药,而鸡雏刚来,很多时候都存在长途运输的脱水症状,生姜会加剧脱水,因此不建议鸡雏直接使用。
开口药的选择
开口药的目的是净化鸡雏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健康的雏鸡,是不需要使用开口药的。但是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谁也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也不敢保证鸡雏完全健康,因此开口药还是需要使用的。
开口药建议使用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常规开口药,不要用氟苯尼考等药物。
开口药使用时机:
是药三分毒,不论什么药物,对鸡都是有伤害的,鸡雏刚来,不建议用药,让鸡雏先采食,饮水,让脾胃先运转起来,再考虑投药。
特别是恩诺沙星做为开口药,适口性并不好,因此用药的时候,建议在鸡雏第二天使用,并且采用全天饮水,来降低适口性差,导致鸡雏饮水量的问题发生。
通风和保温关系
育雏前几天,鸡雏生长慢,对氧气的需求不是很高,自由通风,就可以满足鸡雏的生长需要。育雏前3天需要做的事,保证鸡舍温度的稳定性,不要按照教科书的方式,直接降温,前三天的温度稳定,有助于鸡雏吸收卵黄,促进发育。
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方式
以前育雏都是考虑温度,没有考虑湿度,现在随着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户在育雏的时候,温度和湿度都很重视。
很多鸡舍还是比较简陋,很难保证温度和湿度的平衡:温度高了,湿度就会低;湿度高了,温度就会低。
对于这个问题,养殖户需要明白,温度是第一位,鸡舍首先需要保证温度,然后尽量来提升湿度
综上所述,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这6大方面,就是育雏期间,养殖户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很多养殖户很容易犯错误的方面,当我们做好这些细节改善,育雏的成活率将会更高。觉得范老师分享的对您有所帮助,点赞,转发,收藏备用,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您在养殖过程中碰到疾病的困扰,可以联系老师免费给您制定治疗方案,平时可以聊聊养殖的那些事,大家共同进步,把鸡养好,把钱赚。
点此添加范老师微信,获取更多养殖技巧,疾病诊治
冬季是禽类呼吸道问题的高发季,一定要特别注意,老师给您一个禽类呼吸道特效治疗方案“三金方”
具体方法使用抗病毒药物呼独康,配合呼吸道专用药万呼宁,同时配合抗菌药杆立克,控制继发感染。连用4天,即可看到明显效果,一般用药两天就会发现伤亡减少,采食量明显增加,这是很多养殖户使用后反映效果很好的成熟特效方案。.
鸡群呼吸道特效药配方(药到病除)不再反复
冬天鸡容易得病,主要是因为这三点原因,养鸡户赶紧看看
结语: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禽病专家》免费咨询,私信发送“在”,免费获取更多养殖技术,疾病诊断预防。轻松低成本养殖!收藏转发帮助更多的人!
标签: 怎样提高雏鸡育雏存活率 雏鸡怎么养成活率较高 怎样让雏鸡长得快 雏鸡 育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