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后鱼还会长吗(鱼苗如何平安渡过白露关)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342

何为白露关?

常言道:鱼苗难过白露关,过了白露关,年底赚钱用袋装。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前后,虽然白天水温高达30℃多,可夜晚温度只有20℃多,昼夜温差达10℃以上,鱼苗出现高发病率、大量死亡的现象,是为“白露关”。

白露关发病的主要原因

①气候原因

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加剧

白天表层水温高,晚上表层水温低密度增加,上层水下沉,加剧上下层水层对流,底层的残饵粪便(前期投喂大量积累)、有害物质(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害菌及低氧水体被带到水面,导致水体发生剧烈变化,引发缺氧、藻类死亡、藻毒素增加、病菌大量繁殖等有害情况,池塘水环境大幅恶化。

温度起伏大,鱼体应激加剧

鱼是变温动物,尤其是鱼苗生理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更容易受环境胁迫发生应激反应。一般情况,成鱼温差超过5℃、鱼苗温差超过3℃,便可引发鱼体发生强烈应激反应。一旦处于应激状态,鱼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抵御应激,使身体处于被易感染易侵袭的状态。

温度适宜,病原菌大量繁殖

白露前后,水温逐渐降低,只有20℃多,适宜病原菌、寄生虫进大量繁殖,并且非常容易随着上下水层的对流大量进入水体,感染鱼苗危害健康。

②高投喂

经历了前期的高投喂阶段,鱼苗快速生产,肝脏和肠道的消化负荷重,甚至出现代谢障碍,鱼苗体质差,免疫力低下,容易被有害菌侵扰而引发疾病。

白露关常见的病害

白露关期间,往往多种病害同发,并非只表现出一种病害。常见病害如下:

细菌性疾病:细菌性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

寄生虫疾病: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等

真菌性疾病:鳃霉病,在鱼苗期最为常见

营养性疾病:肝胆综合症

缺氧浮头

白露关的预防方法

白露关,一旦发病往往鱼苗大量死亡,损失惨重。但只要注重预防,方法得当,有效控制池塘的有害菌和寄生虫、调理好池塘水质、改善好鱼苗体质健康,鱼苗便能顺利安全渡过白露关,把损失降到最低。

①勤开增氧机

晴天中午开增氧机,均衡上下层水体,避免水体分层,提高池塘整体的溶氧水平,减少底部氧债,降低夜间耗氧,稳定池塘环境。

②控料投喂

白露前半月开始,把饲料投喂量降低到正常投喂的一半以下,降低鱼体代谢负担。9月中下旬,再逐步提高投饵率到正常投食。

③内服保健

体质强健是预防白露瘟的关键。

④调水稳水

水质稳定,能给鱼苗提供舒适的环境。(本文转自【佰多一】。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白露鱼苗水产养殖

标签: 白露过后鱼还会长吗 白露节草鱼苗种如何管理 白露节鱼病防治 鱼苗 平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