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养羊人发烧(67岁老人持续发热一周入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原来跟家中养羊有关)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羊技术 443

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 通讯员 杨雪 王桢

近日,一名67岁的老人因发热乏力加重近一周时间而住进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入院后,老人仍持续发热,呈不规则高热。医生高度怀疑是细菌感染,便送检血培养。

80多小时后,两瓶样本分别报阳,经涂片革兰染色后发现镜下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呈聚集性分布。经会议讨论,初步怀疑为布鲁氏菌。

家里养羊人发烧(67岁老人持续发热一周入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原来跟家中养羊有关)

血培养中找到的布鲁氏菌

果不其然。第二天,培养基上长出大量微小、透明、无色的菌落,符合初步判断。

随后对患者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试管凝集试验)1:200,结合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的培养检查结果,确诊为布鲁氏菌病。

到底是如何感染的呢?

医生经与患者沟通,发现患者家中养羊,发热之前羊也有生病史,并且一个月前有发热在他院诊治,未给出明确病因,症状好转后出院,直至再次发热住进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布鲁氏菌到底是“何方神圣”?

布鲁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危害较大。布鲁氏菌为需氧、革兰阴性短小杆菌,经37℃培养48小时可长出微小、透明、无色的光滑型菌落,可以在很多家畜体内存活。

布鲁氏菌引起的病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我国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3种牲畜,其中以羊型布鲁氏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

尽管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兽共患疾病之一,但其在人群中的临床表现不明确,很容易被忽视。布病主要损害人、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布鲁氏菌的传播方式有三种

1、 接触传播:布鲁氏菌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眼结膜和破损皮肤感染,牧民可经接触家畜皮毛、挤奶等感染。

2、 呼吸道传播:含有布鲁氏菌的尘埃飞沫或气溶胶,随呼吸进入肺部形成病灶,再进一步侵入血循环,导致全身感染。

三、消化系统传播:布鲁氏菌随污染食品和水侵入消化道而感染。该病预后良好,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

“从布病的传播特性上可以发现,贵在预防,而且布鲁氏菌是难以人传人的。”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专家介绍说,养殖人员、兽医是易感人群,但只需穿好无菌服,佩戴口罩,做好卫生防护工作,挤奶工则需要佩戴好手套,防止与病菌直接接触。“布鲁氏菌难以人传人,只要我们把水烧开了喝、把肉做熟了吃,买合格的奶制品,布鲁氏菌几乎不可能找上门来。”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吴冰)

标签: 家里养羊人发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