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骨架发育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能力及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为使产蛋鸡在达到性成熟之前能建立起良好的体型(骨架与体重的综合表现),获得最好的生产成绩,蛋鸡一生的体型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体型控制的好坏与表现的生产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中往往骨架小而体重相对大者称小肥鸡,表示鸡只肥胖,产蛋不会理想,如早产、脱肛多,产蛋初期死淘率高等,骨架大而体重大者称大肥鸡,此类鸡耗料多,产蛋大,合格率低。
影响体重与骨架的因素
1,饲料营养
以8周为界,之前着重于骨架的发育,相对比较迅猛,基本发育85%,12周之后发育95%,主要侧重于体重的增长。8周前要有良好的骨架发育,必须供给优质粗蛋白和平衡氨基酸的饲料,尤其是3周龄前提供优质开口料,而且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能够促进鸡群肠道发育,尤其是能够刺激腺胃肌胃发育消化酶分泌,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快速建立。2,能够促进胫长发育,为8周之前骨架的良好发育打好基础!
3,能够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为后期获得良好的免疫力做铺垫。
4-8周龄,提高优质小鸡料,主要有三个标准。1,能够为小鸡建立起强大的消化系统2,能够更快速促进鸡群的羽毛发育
3,能确保体重和骨架发育保持同步!
所以此阶段持续给鸡群提高优质粗蛋白(蛋白水平保持在18%左右)和优质的钙磷原料(比常规原料更好吸收,吸收率更高)
争取让胫长和体重发育保持同步,最好能双达标,或者胫长能超出标准5%,体重超出标准10%!
9周龄起将小鸡料换成青年鸡料,一直到16周龄。
本阶段鸡群主要促进体重和胫长发育的同时,密切关注采食量,更好的采食量意味着更快的体重增长速度和更大的腹腔容积,骨架容积,为后期12周之后生殖系统发育打好基础!
所以饲料里必须含有5%至8%以上的粗纤维(充分扩张胃),这样在爬坡期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重,为后期的产蛋高峰持续时间和更多的产蛋量打基础!而且青鸡料与产前料或高峰料之间的代谢能差别以不相差50千卡为宜,否则,会降低产蛋鸡的采食量而影响生产性能。
2,饲养管理因素
1,称重的时间
育雏育成期最好在清晨,若安排在下午,应尽量晚一点,但是,对于育雏育成来说,由于光照时间较短,特别是密闭式鸡舍,晚上一般无光照,不宜在晚上再开灯称重。产蛋期间可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但也尽量晚一点。
2,称重的频次
对于饲养情况良好的鸡群来说,育成每二周称重一次,产蛋期间每四周称重一次,称重应固定在每一周的最后一天的统一时间。爬坡期鸡群,建议每两周称重一次,这样能够更好的把握在180天之前,鸡群的体重发育情况与蛋重增加的匹配度!
3,称重的方法
1、定时:每周龄最后一天上午8:00,空腹称重。
2、定点:定点称重和随机称重(1:1)相结合,逐只称重。
3、定量:按照鸡只总数的2%比例称重,数量越多,指标越精确。
4、工具:数显电子称30kg/1g,最小精度1克。
一般认为,称重是抽样的,抽样的方法应该随机,所以,每次称重时均随机称取一定数量的鸡,从理论上讲,随机抽样的样本,最能反映鸡群的情况,所以每次随机抽样称重,一定意上说最具代表性。但是,当鸡饲养在笼子内或分隔在小间内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笼子和小间的不同,鸡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以,每次随机抽样称重虽然较代表性的反映了平均体重,但不能反映两次称重间的增重,因为称取了不同环境下的鸡,所以特别建议:当笼养或小间饲养时,第一次随机称取几个笼子或几个小间的全部鸡,以后即固定称这几个笼子或小间。大间饲养的鸡应按大间为单位,分别抽样称重和计算。称重时在鸡舍的一角随机拦住一定数量的鸡,然后逐个称重。拦住的鸡无论多少全部称完,决不能因期望称重数已满而放弃多拦住的鸡,否则会导致数据的严重偏差。
4,体重平均重的要求
体重平均重的基本要求是达标,即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有时因饲养条件和早期频繁的免疫应激的原因,早期体重达不到体重标准,但一般要求在6-8周龄时达到要求,最迟不超过10周龄。当8周龄体重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延长育雏料的使用时间,育雏不会严重超标,所以,应敞开饲喂。育雏期体重达到要求后,为保证开产时鸡体有一个良好的体质,整个育成期应将体重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在育成和产蛋期,体重即可能过重也可能过轻,这时应根据体重情况适当掌握饲喂方式。体重过轻时可增加饲料的数量和改善饲料的质量,体重过重时可减缓饲料的增加速度,但育雏育成期不宜减少饲料的饲喂量。育成和产蛋期可适当限饲,特别是商品代鸡,在饲料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育成期体重的增长应按生长曲线逐步增长,千万不能限制前期体重而后期快速增长,否则将在开产期甚至整个产蛋期产生严重的问题。
5,体重均匀度的要求
体重均匀度用体重的平均数上下10%以内的鸡数占称重总数的百分比表示。体重的一致性(平均重量)对于蛋鸡来说有时比个体的体重更为重要,因为,体重的一致性差时可能有许多鸡过重,而许多鸡过轻。体重的一致性要求在80%以上。与体重的平均重一样,早期就应注意体重的一致性。因为一方面早期的一致性对后期的一致性有较大的影响,早期不注意一致性随日龄的增长一致性会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如果早期不注意一致性到后期纠正时会使大部分鸡的生长规律受到影响。体重一致性差与饲养拥挤、疾病、断喙不当或营养摄入不当有关。育雏育成期发现体重一致性低于80%甚至低于70%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问题,除了针对问题处理外,应迅速采用分群饲养的方式,即将大、中、小的鸡分开饲养,采用不同的饲喂制度,并且,在今后的饲养过程中不断调整鸡群,对于需采取分群饲养的鸡群来说,分群的时间越早越好。
3,体型控制
衡量蛋鸡的体形发育标准以骨架作为第一限制因素,体重作为第二限制因素,生产中则以胫长和体重作为具体指标。鸡的骨骼和体重的生长速度不同,骨骼在10周内生长迅速,8周龄雏鸡骨架已完成75%,12周龄已完成90%以上,而体重则到36周龄达到最高点。体形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产蛋早期蛋重小,产蛋率上升缓慢,胫长不达标而体重超标的鸡群会出观早产蛋或发生严重脱肛等现象,死淘率高;如果胫长和体重都不达标,就意味着育雏育成失败,开产时间延长,少则开产推迟1-2周,多则推迟3-4周。
所以要适时分群整群,及时调整营养水平
根据雏鸡的体形发育特点和体结构变化规律,最好在4周龄、8周龄和12-16周龄进行3次分群整群。具体方法是:4周龄时挑出低于平均体重10%的鸡只,8周龄和12-16周龄挑出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的鸡只,进行单独饲养。对于4周龄体重值低于平均值10%的鸡只,继续饲喂育雏前期料至8周龄,其它鸡只可更换为育雏后期料,其实际营养水平要求不低于代谢能11.9兆焦/千克,粗蛋白19%,蛋氨酸0.42%,赖氨酸1.10%,其它营养素不变,饲喂至8-10周龄。
高产蛋鸡的体型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鸡娃娃”抓起,需要分阶段控制和调整,辅助精准的营养和良好的管理措施,才能得以实现!
标签: 什么是产蛋期母鸡特有的骨质 蛋鸡高产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骨骼发育规律 产蛋期 蛋鸡 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