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送给养殖朋友一句话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养殖重在管理,管理到位疾病自然就少了,养殖效益就会大大提高。肉鸡要想到30天不发病或者是少发病,就要坚持做到以下九点,同时应用相应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进行预防保健。
一、温度管理
第一天保持温度在34-35℃,以后每天降低0.5℃,直至到23℃。养鸡过程中数据仅供参考,最主要的是根据鸡舍的综合情况,做到看鸡施温。
二、湿度管理
育雏前7天,湿度尽量保持在65-70%左右,以后控制在50%以上。良好的湿度有利于保护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进而有利防止呼吸道病的发生。
三、密度管理
肉鸡群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根据季节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0-15只较为合适。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
四、通风管理
合理有效的通风,一方面可以排除鸡舍内废气,如氨气等,另一方面,供给新鲜氧气,在很多鸡舍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暖风炉在鸡舍内,这样虽然说取暖效果好,但是同时消耗大量氧气,产生CO2等,不断的危害鸡群健康。
五、控料管理
控料和净槽是让鸡每天采食过程中有适当的休息时间,这样可以让胃肠得到休息,减小负荷,增加运动量和肺活量,养鸡人讲究一句话,周末定终身,就是说第一周的发育对鸡体质至关重要,在给料上前7天随便吃料,以保证周末体重达标,第8天开始可以采取控料的方法。
六、光照管理
使用瓦数小的灯泡,减少光照强度。1-4天可以用大瓦数的灯泡,进行全天照明,以后就用小瓦(3-5度)就可以了,弱光养殖并控灯(控灯可结合控料同时进行,光照强了鸡容易啄食粪便,发生球虫。
有经验的养殖户可以进行控灯管理,限制光照可以有效的让鸡群得到休息,促进胃消化,强化体质。
七、水线清理
封闭的水线内容易繁殖细菌,形成生物膜。要做到及时清理水线,以免水质受到影响及饮水器乳头堵塞。
养鸡生产中水是至关重要的,鸡饮水量多,如果水线不卫生,很容易引起一些细菌性肠道疾病,造成拉稀、腹泻、料比增高。
八、防止霉菌、腺肌胃炎
霉菌,目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可造成家禽垂直传播,容易造成腺肌胃炎、胃溃疡、肠道腹泻,引起免疫抑制。
九、鸡粪管理
目前很多大中型的养殖公司已经有完善的自动清粪的设备,但是中小型养殖户和散养土鸡这方面还不具备,只能人工清除粪便,养殖生产中一定及时清理鸡粪,避免出现氨气味,刺激损伤呼吸系统粘膜,引起呼吸道疾病发生,另外也可以减少细菌病和球虫以及寄生虫的发生。
标签: 如何养肉鸡? 怎样养肉鸡的方法 肉鸡养殖技术 肉鸡饲养技术 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