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因为气温降低,会导致各方面的环境条件都随之而变,对鸡的生长影响很大。因此,冬季养鸡更需要注意给鸡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温度、 湿度、 空气质量、 鸡舍卫生、 饲料供给等方面进行高质量的管理,确保鸡的体重基本稳定,提高抗病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冬季养鸡生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养殖者参考。
一.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
肉鸡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第一周32—35℃,第二周是30—32℃,第三周27—30℃,以后15—25℃,低于这个温度鸡群会出现扎堆、不愿走动、 易引起消化道疾病、饲料转化率降低,最有利于鸡群生长发育的后期温度是20—25℃。所以,冬季养鸡要根据鸡舍的实际温度来决定是否停止加温,温度不是“捂”出来的,要在保证正常通风的前提下所达到的温度。
二.湿度
湿度>70%时,易引起肠道病,导致消化不良,生长迟滞;湿度<40%时,空气中粉尘多,易传播疾病,带菌传染,诱发呼吸道疾病。冬季肉鸡生长的适宜湿度是55%—65%,当低于这个范围时要考虑通过给走道地面泼水、喷洒消毒液等水分蒸发加湿;当湿度高于这个范围时可以采用通风降低湿度。
三.密度
冬季因天气寒冷,有的养殖户/场喜欢加大饲养密度,以期提高养殖报酬。其实则不然,冬季在通风量小的环境下,密度越大,鸡群需氧量越多,排泄物、呼出的二氧化碳也越多,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和湿度越大,生存环境也越糟糕!导致生长缓慢,均匀度差,料肉比升高、疾病多发、死淘率升高。肉鸡平养最佳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8—10只鸡,笼养每平方米21—30只(4层笼的32—40只)。事实证明:合理的饲养密度更利于鸡群的生长发育,养得少养得好并不比养的多养得差赚得少!
四.清粪排污
冬季为了保温,鸡舍封闭较严,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与鸡的排泄物有直接关系。所以,为改善鸡舍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鸡群发病,必须及时清粪排污(最低三天必须清理一次)。
五.消毒
每次清粪后要进行带鸡消毒一次,杀灭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消除有害气体。带鸡消毒时间宜安排在12:00—14:00之间气温较高的时候。环境消毒宜每周进行一次,鸡场门口的消毒池内的消毒水每周要更换2次,以确保车辆消毒的有效性,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六.保健
冬季气温寒冷,鸡呼吸干冷空气对呼吸道粘膜造成强烈的刺激,此时呼吸道粘膜防护屏障作用较低,易于感染疾病,加之密闭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蓄积,进一步增加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同时空气中漂浮的病原微生物数也增加,更加大了感染性。所以,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期,特别是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气囊炎病。而防控这些疾病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接种及消毒工作外,还应结合中药保健,减少病毒入侵,帮助鸡群平安过冬!
冬季是鸡疾病多发季节,一定要能过加强管理,确保鸡的体重达标,使鸡的生长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温度、湿度、空气、饮水、营养供给等方面达到最佳的状态,稳定体重,确保注射疫苗都能达到效果,提高鸡群自身的抗病力,使鸡群平安稳定越冬,提高生长及产蛋能力。
标签: 冬季养小鸡好吗 冬季养鸡该怎么办才能养活 冬季养鸡注意什么问题 冬季 养鸡 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