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饲料糊化度影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饲料糊化度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小麦型饲料淀粉糊化度低的原因
1、小麦型饲料淀粉糊化度低的原因。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是籽实饲料中的最低的,约为53至64摄氏度,而玉米约为61至72摄氏度。小麦在制粒的时候是很好的粘结剂,因为糊化温度低。
2、小麦和玉米淀粉糊化温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它们的分子结构有差异。分子间结合力大、排列紧密的淀粉,拆开结晶束所需的外能较大,因此糊化温度较高。此外,不同谷物的淀粉颗粒大小和化学组成也导致它们的糊化温度不同。
3、小麦淀粉糊化需要的温度为52~65℃,而玉米淀粉糊化所需温度为65~77℃(Lund,1984),因此小麦型日粮的淀粉更容易糊化,淀粉糊化度也更高。因此小麦型日粮颗粒饲料的PDI和硬度高于玉米型日粮。
4、原料问题:使用低品质、不干爽的原料,或者原料含水率过高,会导致饲料膨化不理想。 操作问题:人员操作不当,控制不够精细,如调解不当,可能导致膨化不成功。
制粒的温度到底对饲料的品质有多大的影响
不是温度越高越好!颗粒的品质指标包括外观颜色、糊化度、硬度等项目,如果温度太高,会降低维生素活性,糊化度较高,稀碎。
反之,则易堵塞模孔,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据经验,使用饱和蒸汽时,物料每吸收1%的水分,物料温升大约11℃。调质的时间越长,其效果越好。实际使用证明,调质时间一般在10~45秒。
室温晒干的饲料比太阳下晒干的饲料更加安全,因为太阳下晒干的饲料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会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动物的健康。而室温晒干的饲料可以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更加安全。
制粒是决定颗粒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的蒸汽压力、温度、调质时间,使得混合均匀的物料熟化,不仅可以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率,而且有利于饲料成型。
以上高温对维生素.酶.蛋白质.氨基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导致饲料变质。此外,如果饲料包装时的温度较高,也容易造成内部空气水分凝结在内袋内侧,导致饲料变质。因此,在饲料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饲料受到暴晒或高温影响,从而保证饲料的质量。
饲料糊化度高低有影响吗?
1、熟化温度高:高温会加速淀粉的糊化过程,使淀粉变得粘稠,熟化温度高,超过淀粉糊化的临界点,导致饲料糊化程度高,使饲料发生粘性。
2、蒸汽添加量小,粉料糊化度低,产量低,压模、压辊磨损加剧,产品表面粗糙,粉化率高、电耗大。反之,则易堵塞模孔,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据经验,使用饱和蒸汽时,物料每吸收1%的水分,物料温升大约11℃。
3、如玉米、小麦、燕麦等,也适用于其他植物材料,如豆类等。糊化度越高,说明该饲料中淀粉的可利用部分越多,同时能量的含量也越高。因此,适当的淀粉糊化度可以帮助饲料更好地满足动物的能量需求,提高动物的饲养效益。
4、不是温度越高越好!颗粒的品质指标包括外观颜色、糊化度、硬度等项目,如果温度太高,会降低维生素活性,糊化度较高,稀碎。
5、但是这并不意味着PDI的增加只是取决于饲料的淀粉糊化度,淀粉糊化度只是影响PDI的因素之一,这还与配方结构,原料的制粒特性,粉碎粒度,环模压缩比,孔径等因素以及蛋白质的热变性有关。
制作家畜颗粒料产生高温,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吗
1、优点:营养成分不被高温破坏,可以添加一些怕高温的原料,比如提高免疫力的原料。还可以额外添加一些保健药物,如中药,预混剂等。粉料可在断奶、保育、母猪阶段进行湿喂,提高采食量,减少应激。缺点:扬尘时会使呼吸道受损。
2、室温晒干的饲料比太阳下晒干的饲料更加安全,因为太阳下晒干的饲料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会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动物的健康。而室温晒干的饲料可以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更加安全。
3、正常情况下,低于70°C说明水分低,高于90°C说明水分高,不管水分过高或过低制粒机都不能高效运转。 至于糊化对制粒机运转的影响,太深,在此不做分析。
4、发酵饲料烘干后营养成分是改变的,烘干的过程中会破坏相当一部分的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烘干也是杀死有益菌的过程。当然也有其优势,便于存储便于运输。
饲料糊化度影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饲料糊化度影响因素、饲料糊化度影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