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出现的疫病,如非洲猪瘟、新冠,这些病毒都是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时期比较活跃,因此,冬季气温骤降给了病毒可趁之机。为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防控,猪场应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注意防寒保暖,加强消毒防疫,有效阻止疫情传入和扩散;合理安排营养,提高猪群免疫力。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
首先,进行合理分区。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应严格分开,减少生产区的人员流通,防止病毒带入。需要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应更换衣物并做严格清洁,物品需要进行严格消毒,车辆进入场区前进行二次洗消。
其次,做好猪场外围防护。猪场外围设置围栏,填补洞口及缝隙,并加强巡查,防止老鼠、猫、狗,以及野生动物进入场区而带来病毒或其它危险。
第三,做好猪场消毒工作。消毒是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的关键措施,一定要严格执行消毒流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消毒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卫生清洁。猪场最好的饲养方式为“全进全出”,这样既可以保证猪群的生长均匀度,还可以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猪舍在清空以后使用戊二醛、次氯酸钠等有效消毒剂进行两次消毒,注意两次消毒使用不同消毒剂,消毒后空栏一周,保证消毒药剂全部消散再进猪;猪场门口及生产区门口要设置消毒间,人员进入需更换衣物并严格清洁消毒,猪场用具入场可使用10ppm臭氧熏蒸消毒30min以上;场区地面和墙角可使用0.5%过氧乙酸或1000毫克/升含氯制剂喷雾,早晚各一次。
最后,做好常见多发病的防控。如支原体肺炎、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霉菌病、疥螨、葡萄球菌病等,这些都是低温高湿环境下易诱发的疾病。冬季防止猪病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防寒保暖”,给猪群一个良好舒适的生长环境。降低常见病的发病几率,可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从而增加顽固疫病的抵抗能力。
合理调配营养
低温条件下,猪对能量的消耗较高,因此,冬季应适度提高饲料能量水平,精料供给量增加15%,同时在饲料中增加10%~15%的玉米用量或添加2%~3%的植物油,并适量添加具有抗应激、抗氧化能力的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复合酶制剂等;适当增加饲喂次数。饮水温度应保证在20℃左右。
防寒保暖
温度是影响生猪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猪场应保证各个阶段猪只的所需温度,以防温度不适宜而发生应激反应或其它疾病,影响生长速度。猪只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温度不同,一般初生仔猪最适宜的温度在35℃左右;保育仔猪24~27℃之间(体重越小,温度越高);生长育肥猪、怀孕及哺乳母猪、种公猪16℃左右。
标签: 冬季生猪饲养管理技术 冬季养猪预防什么病 冬季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生猪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