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月24日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批发价20.31元/公斤,比前一日上涨1.0%,生猪平均价15.40元/公斤。网上报价基本上持平。生猪价格企稳了,不会大跌了,小幅震荡也是正常的。每年这个时间段,供求双方展开博弈,生猪价格像“拉大锯”一样,但总体上还是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不会大幅波动。饲料价格开始下降了,小麦、玉米价格也在回落,养殖成本开始下降。消费端餐饮消费、户外消费、居民消费都在恢复增长了,生猪产业正在向好,而且越来越好。这是不是说,后期没有价格回调风险了呢?当然不是,生猪价格不可能永远上涨,猪肉在7月—8月份还有一个淡季,所以生猪价格还会回调。养殖场挣钱可能要到下半年,下半年传统节日多,礼尚往来多,红白喜事多,宴席多,对猪肉需求会有大幅增长,拉动生猪价格上涨。
一、现在消费水平还没有恢复正常,存栏生猪仍然多,供大于求行情没有改变
居民现在消费意愿不强,主要是钱难挣,没有购物欲望。都是工薪阶层,口袋里几个大子还得掂量掂量,花光了怎么办,还想留一点后路。咱们中国人没有超前消费的传统,钱难挣了,就舍不得消费了,尤其是在吃喝上,能省还是要省一点,反正不吃猪肉不会死,可没有饭吃会饿死的。所以尽管居民腊肉吃完了,短期内消费购买猪肉水平还需要时间恢复正常。从央视财经记者调查情况看,生猪存栏仍然比较多,还有4.3亿头以上,生猪供应宽松,供大于求的行市没有改变。生猪价格持续在成本价之下,养殖场也存在惜售情绪,大猪还没有卖掉,小猪又成了标猪了。终端市场疲软,屠宰场开工率不足,收购时也会压价,这就形成了当前价格行情,涨跌频繁,忽涨忽跌的“拉大锯”。现在消费比春节期间略有回升,生猪出栏增长了1.6%。
二、生猪价格短期调整后仍然有上涨空间
春节后屠企商业收储、中央储备和地方政策储备收购使生猪价格开始上涨至15.00元之上,但3月中旬出现调整行情,涨跌互现。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可能还有上涨行情出现。生猪出栏今年增长了1.6%,也说明大猪在2月份加速出栏了,去年“二次育肥”生猪也卖光了。今年4月上旬有一波上涨行情,但4月中旬可能还是有回调行情的。今年生猪价格还是阶段性上涨,季节性上涨。生猪价格在4月份可能达到16.00元/公斤左右,这个价格已经是成本价之上了。不过16.00元/公斤的价格可能站不住,回调后,生猪价格再次在“红五月”发力冲高。总而言之,生猪价格是向上攀升的,但可能是波折向上,养殖场要逢高出栏。近期养殖场仍然存在惜售,屠企收不到猪,也只能是提价,当前价格行情中小养殖场、屠宰场仍然是亏损的态势。所以,中小养殖场、屠宰场还是要降本增效。
三、生猪价格恢复了正常价格水平,波动不大,养殖场、屠宰场要转变经营理念
今年生猪价格行情不同于前几年了,不能按前几年生产经营理念来生产管理了。养殖场、屠宰场要转变观念,促进消费,使市场走货加快。养殖场要在出栏速度、出栏批次上创收,屠宰场要适当收储,稳定生猪和猪肉价格。现在豆粕价格跌了,玉米价格跌了,小麦价格跌了,养殖场在下降了,生猪实现盈利只是时间问题了。今年“二次育肥”热情不高,下半年生猪供求平衡了,价格会上涨,也不会出现去年底持续性下跌行情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特别鸣谢@农业农村部网站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