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年走访一线经验,在养殖60天左右时,对虾会得一种怪病,一旦得了这种病,整塘对虾就没救了。更让人恼火的是,生病以后,对虾一点症状都没有就偷偷摸摸地死去了,故称“偷死病”。南美白对虾的“偷死病”学术上称为EMS(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或“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对虾会出现体色呈白浊并微红,肝胰腺肿大,质地松软,颜色淡白或淡黄色,继而萎缩等症状。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该病的肝胰腺坏死症状与对虾其它早期死亡现症状存在明显不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地区水产养殖联盟(NACA)将之命名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S)。南美白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是近年来影响对虾养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在苗期发生,表现是对虾经常发生突发性死亡现象,无前期征兆,死亡率极高,部分塘口出现全池死亡现象。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一、肝胰脏病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肝胰脏病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急性中毒除外),大致会经历几个阶段,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做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损失的发生。
正常的肝胰脏呈褐色,白色包膜和肝胰脏轮廓清晰。当肝胰脏开始转差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肝胰脏轻微发红、肿大,白膜减少和消失,而很多时候,虾子吃料的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发展,肝胰脏开始转为黄色、萎缩,这个阶段虾子吃料速度明显变慢,因为肝胰脏消化吸收的能力已经非常弱。最后,肝胰脏发白,出现水样化,肝胰脏组织坏死。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二、致病原因:
目前对于急性肝胰腺坏死的分析中,主要是因为对虾感染弧菌为主,其中以副溶血弧菌多见,也见有哈维氏弧菌以及其他少数种类的弧菌。在对虾养殖中,该病多发病于虾苗放养7-30天,患病对虾体色发白,虾壳变软,活力减弱,行动迟缓;肝胰腺颜色暗淡苍白或糜烂发红,部分对虾的肝胰腺明显萎缩或者肿大,发生坏死,空肠空胃。病虾往往第一天吃料看不出异常,第二天就可能发病死亡,病情发生十分突然,从少量发病到排塘,时间最短仅2-3天。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弧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只要当水体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对虾应激,体质下降。同时因底质不好,池底有机质过多或缺氧的环境下,容易引发弧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对虾在苗期体质较弱,在转肝期又极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影响,而且在对虾脱壳时,弧菌可以通过虾体破口侵入对虾,引起软组织感染和肝胰脏组织坏死,因此,对于弧菌的防控应是多方面采取措施。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三、防控措施:
1、苗种选择
不要选择低质量的苗种,尤其是放使用过抗生素育的苗,肝胰腺及肠道已经受到了伤害。后期管理中会非常困难。
2、水质管理
养殖就是解决污染,增加池塘的自净能力,解决毒素残留问题。毒素(尤其是藻毒素,比如蓝藻毒素等)会影响对虾的肝胰腺、肠道健康,从而影响对虾的健康生长。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3、消杀和补菌双管齐下
控制病原菌数量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消杀处理。但弧菌是广泛存在于水体当中,并不能被完全杀灭,使用消毒剂4-6小时后,弧菌总量还会反弹。因此我们要在消完毒3小时后应大量补充有益菌,有益菌能抑制水体弧菌过量繁殖,也与对虾肠道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占位”性保护,从而排斥有害菌。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4、保肝护肠
肝胰腺的保护需要从放苗就开始,全程都需要做好保肝工作。保肝的最主要工作是减少肝胰腺中毒和细菌感染,要做到这点首先是提高对虾体质,保证对虾肝胰腺、肠道的健康。尤其是在对虾转肝期的时候,一定要让对虾肝胰腺发育完全。
工厂化养虾:弧菌引起对虾肝胰腺坏死怎么办?安全防控是关键!
最后还请广大养殖朋友牢记:弧菌防重于治,平时也不要忘记培菌培藻,稳定水质,前期菌用好了,不但水稳定底好,而且让弧菌无所遁形,减少虾发病的机会。
标签: 弧菌感染症状白对虾 对虾弧菌感染大约几天可恢复 对虾感染弧菌有什么特征嘛 白对虾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