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肉鸭养殖场中,导致肉鸭养殖场
当中出现大面积
鸭瘫痪的情况的流行性疾病
就是"肉鸭瘫痪综合征",
它的出现往往会令肉鸭
养殖遭受非常严重的经济打击。
那么鸭子瘫痪怎么治呢?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鸭瘫痪的防治方法。
肉鸭瘫痪综合征

根据病损程度不同,分为完全性瘫痪(0级)和不完全性瘫痪;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或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按肌张力的高低分为痉挛性瘫痪和松弛性瘫痪;按瘫痪的形式不同,又分为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瘫等。
临床症状
鸭子瘫痪发病率比较高,从10日龄左右
直至出栏都有可能发病,
每天发病率可达2.5%甚至更高。
发病期采食量下降10%~15%,
病鸭常出现蹦跳、翻个,鸭喙变白、
变软导致采食困难,后期病鸭仰后不起,
两爪呈现游泳状,不能自主翻滚扶正,
丧失自由采食能力,最后因饥饿、脱水致死。

解剖观察
有相当多的病鸭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有的病鸭在发病早期心脏内膜、
外膜有出血点,肝脏、脾脏、
肾脏、肺脏基本正常。
发病后期尤其是在拉稀严重的鸭群中,
腹部气囊膜有黄色的结节,
脑膜充血,有点状出血;肝脏肿大,
覆盖有灰色纤维素膜,
个别有心包积液现象。

病因分析
肉鸭养殖一般都是在地面上放养,
以谷壳、花生壳等作为垫料,
养殖密度大,潮湿、
封闭的空间造成肉鸭生长环境恶劣,
再加上生长速度过快等,
使肉鸭本身抵抗力下降,极易造成细菌感染。
这种病主要是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瘫痪”,
是在鸭子抵抗力下降时,
细菌透过血脑屏障引起的。

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进行防疫,如禽流感、鸭肝、鸭瘟等,对免疫过的鸭群可饲喂黄芪多糖等以增强免疫力,对多发区域可在8~10日龄投放黄芪多糖、抗生素及抗病毒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发病时,要有针对性的喂食抗生素,防止继续感染加重病情。
加强饲养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对场区经常清扫,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消毒,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鸭场,确保水质无污染。在控制好温度的同时注意通风,保持鸭舍空气流通。对病死鸭要做好焚烧或堆积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浆炎康针对鸭鹅浆膜炎。见效快。一天时间即可改善软脚、翻个、采食量低、摇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