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应激反应往往是导致虾病爆发的重要诱因,养殖者若应激防控措施不当或当对虾应激反应的强度一旦超过了虾体自身适应的能力或忍受力时,就会造成其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抗病菌、病毒侵袭的能力急剧降低,从而极易导致虾病多发。因此,南美白对虾养殖须增强应激防控意识,强化应激防控措施。
南美对虾应激的主要因素
1、水体问题
池塘老化、含氮有机质偏多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造成藻类繁殖过盛,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pH偏高或变化过大。外界刺激,如一次性注换水过量,导致对虾产生强烈应激。注换水或选择用药时机不当。例如,在暴风雨后、 对虾集中脱壳期采取了注换水或水体消毒措施,致使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强烈或频繁性应激。
由于苗种放养密度过大或养殖期水质管理不善,造成池底残饵、粪便及死藻等大量有机物累积,池底溶氧长期偏低,水体溶氧分层,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池塘有机物循环转化受阻,严重时可出现对虾在上层水面无规律游塘或烦躁不安、应激跳跃等现象。
2、藻类问题
水体中因缺少藻类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盐、溶氧不足或气候变化异常,引发水体产生“倒藻”转水现象。由于藻相长期失衡,可造成对虾长期处于有害藻毒素慢性中毒的慢性应激环境,对虾表现食欲减退或拒食、消化器官组织产生慢性损伤或坏死、肝胰脏肿大变色等。在藻类已老化或池底溶氧已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却又使用了耗氧型的微生物制剂,造成水体缺氧的程度加剧,甚至发生“泛底”或藻类大量死亡现象。
3、用药问题
养殖过程中使用了低劣或刺激性较大、残留期较长、毒副作用较大的消毒剂、杀虫杀藻剂及清塘剂,甚至滥用违禁药物等。
南美对虾应激的防控对策
换季应该要加强对虾的营养,具体体现在饲料添加营养药品,泼洒营养药品,泼洒应激药品,泼洒粉末钙等等。并且适当使用一些培育藻类的肥料,使藻类不至于一下子全部死亡,让它有个过程。这对减小应激反应会起很大的作用。从虾苗投放当天开始,连续投喂一周虾片,或在放苗后1个月内坚持每天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虾苗补充营养,如投喂鲜活卤虫或淡水枝角类等。
尽量避免抓掉一部分虾,尽可能安排一口塘一次性抓完。实在不行的话,在抓虾前两天,第一天充分改底,并泼洒钙制剂。第二天泼洒营养品,各类维生素制剂。在抓虾后,全池泼洒抗应激药品,开足增氧机三小时,关闭以后泼洒过氧化钙粉剂。抓虾后,还需要连续两天泼洒钙制剂。第一天按说明量,第二天减半。确保退壳的虾能尽量轻松地吸收到钙质,加快硬壳速度,这样能避免软壳薄弱期因为外界因素死亡。
消除或减少因操作管理不当引起的对虾应激
1、施用水体消毒剂时,应选用高效低毒、药性温和、对虾体刺激性较小的药物。施用杀虫杀藻剂时,可配合采取解毒、增氧、缓解应激的措施。
2、在虾塘注换水后一般不宜立刻采取水体消毒措施,如有必要时应施用药性温和、对对虾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物,而在对虾集中脱壳期禁忌采取水体消毒措施。
3、池塘注换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注水量不应超过池塘总水量的5%~10%,或以最大注水量不超过10cm为宜。
标签: 对虾冬天会冻死吗 对虾应激性综合症的症状及治疗 对虾应激反应的表现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