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副流行性感冒是由副流行性感冒病毒3型引起的牛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 常于深秋和冬季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全身衰弱无力等。
病原
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成员,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本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弱,常温下经过24小时,90%以上病毒已经自动灭活。一般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杀灭该病毒。
流行特点
该病毒在自然界是广泛存在的,在自然条件下,无论从临诊健康的犊牛与绵羊 还是从具 有呼吸道和肠道症状的犊与羔、牛和绵羊的流产胎儿以及马和水牛都已分离出副流行性感冒型病毒。本病可由接触或飞沫 引起传染 ,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 ,也可发生交配和子宫内传染。 由于集约化饲养牛群高度集中 , 或因运输等应激因素 , 牛群易发生本病 , 放牧牛少发生。本病多数是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 牛腺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呼吸道病原病毒混合感染 , 也可同衣原体、 支原体、 溶血性巴氏杆菌以及其他细 菌混合感染。 因此 月前认为牛副流行性感冒是本病 毒、 细菌或其他病毒、 诱因三者联合作用的结果 , 缺 少其中某一因素 常不能发生典型的疾病。
症状
潜伏期为2~6天,部分病牛并无明显症状,部分会出现食欲减少、反刍减少、咳嗽等。若发生继发感染会引起严重的支气管肺炎。一般不会出现死亡,7天左右可恢复正常。怀孕母牛可能出现流产。
防治
主要治疗是针对继发感染: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使用或头孢,可辅助维生素A。
标签: 牛副伤寒病的治疗方法 牛副流感3型 牛副流感病毒